瑑怎么读?正确发音揭秘

瑑怎么读?正确发音揭秘

“瑑”是一个汉字,其正确发音及相关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揭秘:

一、基本发音

  • 拼音:zhuàn
  • 声调:第四声(去声)

二、发音特点

  • 声母: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留出一道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 韵母:uàn,由元音u和鼻音韵尾n组成,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声带颤动。
  • 声调: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音由高降到最低,音调短促。

三、发音练习建议

为了准确发出“瑑”的音,可以尝试以下练习步骤:

  1. 声母练习:首先单独练习声母zh的发音,感受舌尖上翘和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的感觉。
  2. 韵母练习:接着单独练习韵母uàn的发音,注意舌面后部隆起和气流从鼻腔通过的特点。
  3. 组合练习:将声母zh和韵母uàn组合起来练习,注意声调的降调特点,确保发音准确且流畅。

四、字义及用法

  • 字义:根据百度百科等权威来源,“瑑”字的基本意思是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它通常用于描述玉器上精细的雕刻工艺。
  • 用法:作为名词使用,常用于描述玉器上的雕刻花纹或工艺。例如,在描述一件精美的玉器时,可以说它上面雕刻着精细的“瑑纹”。

综上所述,“瑑”的正确发音为zhuàn,第四声(去声)。在发音时,需要注意声母zh的摩擦音、韵母uàn的鼻音韵尾特点,以及声调的降调特点。同时,“瑑”字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字义和用法,常用于描述玉器上的雕刻花纹或工艺。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当春乃发生”的完整诗句是什么?经典诗词解析

    当春乃发生的完整诗句是什么?经典诗词解析 一、完整诗句及出处 “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如下: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

    2025年8月19日
    1240
  • 虏怎么读?快速掌握虏字发音

    “虏”字是一个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其读音为lǔ,属于第三声。这个字在古代音韵中可能与“卤”、“鲁”等字发音相近,但具体发音可能因时代和方言而异。在现代普通话中,“虏”字的发音是明确…

    2024年10月2日
    3960
  •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出自哪位教育家?

    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起源与实践 一、理念的提出者 “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核心教育思想,记载于《论语·先进篇》。孔子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进行…

    2025年3月30日
    820
  • 关于端午的诗有哪些民俗风情?

    关于端午的诗有哪些民俗风情? 一、端午节的诗与民俗概述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通过诗词记录了多样的民俗活动。古代诗人常以端午为题材,描绘赛龙舟、挂艾草…

    2025年4月4日
    890
  • 海涅最广为传颂的三首诗是哪些?德国诗人精选

    海涅最广为传颂的三首诗是哪些?德国诗人精选 一、海涅的诗歌地位与影响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是19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

    2025年8月19日
    220
  • “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

    “轻诺必寡信”的经典出处与深刻内涵 一、经典出处 “轻诺必寡信”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为:>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意为:轻易许诺的人往往缺乏信用,将事情看得…

    2025年3月29日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