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发音揭秘

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发音揭秘

“娉娉袅袅十三余”的正确发音为pīng pī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以下是发音的详细揭秘:

一、发音要点

  1. “娉娉”的发音

    • 第一个“娉”(pīng)字,声母为“p”,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迸裂而出,声带不颤动。韵母为“īng”,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颤动,气流从鼻腔通过。
    • 第二个“娉”字与第一个发音相同,注意保持音调和力度的一致。
  2. “袅袅”的发音

    • 第一个“袅”(niǎo)字,声母为“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声带颤动。韵母为“iǎo”,发音时舌面抬高,口形扁,声带颤动。
    • 第二个“袅”字与第一个发音相同,注意保持连贯性和音调的稳定性。
  3. “十三余”的发音

    • “十”(shí)字,声母为“sh”,发音时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声带颤动。韵母为“í”,发音时舌面中部隆起,口形扁,声带颤动。
    • “三”(sān)字,声母为“s”,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声带颤动。韵母为“ān”,发音时口形微开,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颤动。
    • “余”(yú)字,声母为“y”,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韵母为“ú”,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口形半开半合,声带颤动。

二、发音步骤

  1. 先发“娉娉”的音

    • 依次发出两个“pīng”的音,注意保持声带的颤动和鼻腔的共鸣。
  2. 接着发“袅袅”的音

    • 紧接着发出两个“niǎo”的音,注意舌尖抵住上齿龈和鼻腔的共鸣。
  3. 最后发“十三余”的音

    • 依次发出“shí”、“sān”和“yú”的音,注意声带的颤动和口形的变化。

三、发音练习建议

  1. 分节练习

    • 先将“娉娉袅袅”和“十三余”分开练习,确保每个部分的发音都准确无误。
  2. 组合练习

    • 将“娉娉袅袅”和“十三余”组合起来练习,注意保持整体的连贯性和音调的稳定性。
  3. 跟读练习

    • 可以找一些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示范音频或视频,跟读练习“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发音,注意模仿示范者的发音技巧和语调。
  4. 反复练习

    • 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发音技巧,直到能够流畅且准确地读出“娉娉袅袅十三余”这句话。

通过以上发音揭秘和练习建议,相信你已经能够准确掌握“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发音技巧了。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綦字怎么读?详细发音指导

    “綦”字读作qí。以下是对“綦”字发音的详细指导: 一、发音要点 声母:“綦”字的声母是“q”,发音时,舌面要贴紧上颚,同时气流从舌面与硬腭之间挤出,声带振动。 韵母:“綦”字的韵…

    2024年10月5日
    3650
  • “姒”这个字出自哪里?

    “姒”这个字出自哪里? 一、“姒”字的起源与演变 “姒”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姒”字的本义与“女子…

    2025年3月29日
    160
  • 带有“诗”字的诗句有哪些值得品味?

    带有“诗”字的诗句有哪些值得品味? 一、“诗”字在诗句中的文化内涵 “诗”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既是文学体裁的指代,也常被诗人用作意象符号,承载着文人雅趣、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以下从不…

    2025年4月10日
    300
  • 唐高适《营州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唐高适《营州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唐高适的《营州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诗中描绘了营州地区的壮丽景色和边塞将士的英…

    2025年3月8日
    510
  • 人美舞姿更美的诗句,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人美舞姿更美的诗句,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类对美的追求与表达。人美舞姿更美,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舞者外在的美丽,更彰显了其内在的艺…

    2025年3月22日
    340
  • 曹州诗有哪些展现地方风情?

    曹州诗歌中的地方风情展现 一、曹州地理风貌的诗意呈现 曹州(今山东菏泽)地处鲁西南平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曹州牡丹咏》(明代·薛瑄)中”魏紫姚黄…

    2025年4月4日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