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发音揭秘

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发音揭秘

“娉娉袅袅十三余”的正确发音为pīng pī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以下是发音的详细揭秘:

一、发音要点

  1. “娉娉”的发音

    • 第一个“娉”(pīng)字,声母为“p”,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迸裂而出,声带不颤动。韵母为“īng”,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颤动,气流从鼻腔通过。
    • 第二个“娉”字与第一个发音相同,注意保持音调和力度的一致。
  2. “袅袅”的发音

    • 第一个“袅”(niǎo)字,声母为“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声带颤动。韵母为“iǎo”,发音时舌面抬高,口形扁,声带颤动。
    • 第二个“袅”字与第一个发音相同,注意保持连贯性和音调的稳定性。
  3. “十三余”的发音

    • “十”(shí)字,声母为“sh”,发音时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声带颤动。韵母为“í”,发音时舌面中部隆起,口形扁,声带颤动。
    • “三”(sān)字,声母为“s”,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声带颤动。韵母为“ān”,发音时口形微开,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颤动。
    • “余”(yú)字,声母为“y”,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韵母为“ú”,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口形半开半合,声带颤动。

二、发音步骤

  1. 先发“娉娉”的音

    • 依次发出两个“pīng”的音,注意保持声带的颤动和鼻腔的共鸣。
  2. 接着发“袅袅”的音

    • 紧接着发出两个“niǎo”的音,注意舌尖抵住上齿龈和鼻腔的共鸣。
  3. 最后发“十三余”的音

    • 依次发出“shí”、“sān”和“yú”的音,注意声带的颤动和口形的变化。

三、发音练习建议

  1. 分节练习

    • 先将“娉娉袅袅”和“十三余”分开练习,确保每个部分的发音都准确无误。
  2. 组合练习

    • 将“娉娉袅袅”和“十三余”组合起来练习,注意保持整体的连贯性和音调的稳定性。
  3. 跟读练习

    • 可以找一些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示范音频或视频,跟读练习“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发音,注意模仿示范者的发音技巧和语调。
  4. 反复练习

    • 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发音技巧,直到能够流畅且准确地读出“娉娉袅袅十三余”这句话。

通过以上发音揭秘和练习建议,相信你已经能够准确掌握“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发音技巧了。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李白有哪些著名的诗流传千古?

    李白:千古流传的著名诗作 李白的诗歌地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对后世影…

    2025年4月4日
    660
  • 越王勾践破吴归,这段历史有何传奇故事?

    越王勾践破吴归:一段传奇的复仇史诗 一、历史背景与吴越争霸 春秋末期,吴国与越国为争夺东南霸权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中大败越军,越王勾践被迫求和,…

    2025年4月2日
    1090
  • 杜甫的诗有哪些反映了社会现实?

    杜甫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以下是一些具体反映社会现实的杜甫诗作: 1. 《春望》 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2024年11月2日
    8160
  • “雨霖铃”是什么词的代表?

    《雨霖铃》是什么词的代表? 一、引言 《雨霖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词牌名,由唐代教坊曲演变而来,后成为宋词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婉约缠绵的格调和离愁别绪的主题著称,是柳永等词人的…

    2025年4月6日
    2020
  • emperor怎么读?皇帝英文词汇发音教学!

    “emperor”是英文单词,意为“皇帝”,其发音为英音[ˈempərə(r)],美音[ˈempərər]。以下是对“emperor”发音的详细教学,以及皇帝英文词汇发音的一般建议…

    2024年12月11日
    5640
  • 孟郊的诗都有哪些代表作?

    孟郊的诗都有哪些代表作? 一、孟郊的诗歌风格概述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以苦吟和奇险冷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困顿、社会…

    2025年4月4日
    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