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怎么读?植物名称发音!

"芰荷"怎么读?植物名称发音!

“芰荷”的读音为jì hé。这是一个表示植物名称的词语,具体指的是菱叶与荷花,也常用来泛指水生的花卉。以下是对“芰荷”发音的详细解析:

一、发音解析

  1. 芰(jì)
    • 声母为“j”,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挤出,摩擦成音。
    • 韵母为“ì”,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前部接近,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同时声带振动。
    • 声调为第四声(去声),调值为51,发音时声音由高音降到低音。
  2. 荷(hé)
    • 声母为“h”,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 韵母为“é”,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口形半开,声带振动。
    • 声调为第二声(阳平),调值为35,发音时声音由中音升到高音。

二、发音技巧

  1. 注意声母的区别:“芰”的声母是“j”,属于舌面音,发音时要准确抵住硬腭前部;“荷”的声母是“h”,属于舌根音,发音时舌根要接近软腭。
  2. 韵母发音要饱满:“芰”的韵母“ì”和“荷”的韵母“é”在发音时都要保持口形和舌位的稳定,使韵母发音饱满、清晰。
  3. 声调要准确:“芰”为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音要由高音降到低音;“荷”为第二声(阳平),发音时声音要由中音升到高音。两个字的声调不同,要注意区分。

三、词语释义与用法

“芰荷”通常用来指菱叶与荷花,或者泛指水生的花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词语经常用来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或者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例如,在《楚辞·离骚》中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芰荷”的读音为jì hé,在发音时需要注意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准确性。同时,了解这个词语的释义和用法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

  • 有哪些数字诗让你感受到了数字的魅力?

    数字诗的魅力:当数字与诗意相遇 数字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将冰冷的数字与温暖的诗意完美结合,展现了数字的韵律美和数学的哲学深度。以下是几首让我深刻感受到数字魅力的经典数字诗案例…

    2025年4月10日
    120
  • 杜木有哪些诗?杜木的诗歌创作有哪些?

    杜木诗歌研究:作品梳理与创作特征分析 一、杜木诗歌作品概览 杜木(本名杜运燮,1918-2002)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歌以意象凝练、哲思深邃著称。目前可…

    2025年4月5日
    170
  • 石米养仇怎么读?这个名字的正确发音

    “石米养仇”的正确读音为shí mǐ yǎng chóu。以下是对这个名字发音的详细解析: 发音要点 石(shí):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气流从舌和齿背间冲出,声带振动,发出浊…

    2024年11月27日
    1620
  • 国诗的诗有哪些代表作品?

    国诗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一、国诗的概念界定 国诗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统称,主要包括古典格律诗和古体诗两大体系。其时间跨度从《诗经》开始直至清末,涵盖了三千年中华文明的诗学精华。…

    2025年4月4日
    240
  • 七夕节的诗有哪些浪漫爱情之景?

    七夕节的诗有哪些浪漫爱情之景? 一、七夕节的文学传统与爱情主题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为七夕赋予了深厚的爱情内涵…

    2025年4月4日
    170
  • “古道西风瘦马”是什么意思?

    古道西风瘦马:意象解析与文化内涵 引言 “古道西风瘦马”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组合。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苍凉、孤寂的秋日景象…

    2025年3月10日
    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