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行处不曾秋”这句诗怎么解释?

“上皇行处不曾秋”这句诗怎么解释?

“上皇行处不曾秋”这句诗出自唐代长孙翱的《宫词》。这句诗的解释如下:

直接解释

“上皇行处不曾秋”的字面意思是,上皇(通常指已退位的皇帝或太上皇)行走的地方,仿佛从未经历过秋天。这里的“不曾秋”是一种夸张和象征性的说法,用来形容上皇所到之处,景象依旧如春,没有秋天的萧瑟和衰败。

深层含义

  1. 皇家的恒久与兴盛:通过描写泉水的持久和灵动,这句诗暗示了泉水所代表的皇家的恒久和兴盛。即使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秋天的到来),皇家的权威和荣耀依旧如泉水般长流不息。
  2. 情感与不舍:一般来说,水是无情的,但在宫前,泉水却似乎停滞不流动,仿佛在表达某种不舍和情感。这种拟人化的描写,赋予了泉水以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皇家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的内容

全诗为:“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整首诗描绘了宫中泉水的情景,清澈的泉水与御沟相连,从未干涸,即便是在上皇经过的地方,也从未因为秋天的枯水而减少。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于皇家生活的感慨和对泉水无情看法的质疑。

综上所述,“上皇行处不曾秋”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宫中泉水的美丽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相关推荐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何意?解读古代爱情诗歌的深情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何意?解读古代爱情诗歌的深情 引言 古代爱情诗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一诗句,更是以其强烈的情…

    2025年3月16日
    400
  • 卓荦观群书怎么读?古文发音指南

    “卓荦观群书”的正确读音为zhuó luò guān qún shū。以下是根据古文发音特点提供的发音指南: 发音要点 卓(zhu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隆起,与硬腭形…

    2024年11月27日
    6580
  • 出自神话的成语有哪些?探寻神秘之源

    出自神话的成语有哪些?探寻神秘之源 神话成语的文化价值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成语源自神话传说,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这些成语至今仍被广泛…

    2025年3月27日
    300
  • 蒸藜炊黍饷东菑怎么读?古文发音指南

    “蒸藜炊黍饷东菑”的正确读音为zhēng lí chuī shǔ xiǎng dōng zāi。以下是根据古文发音特点提供的发音指南: 发音要点 蒸(zhēng):第一声,发音时声…

    2024年11月27日
    1420
  • “陶渊明”怎么读?陶渊明名字发音教学!

    “陶渊明”的正确读音是táo míng míng。以下是关于“陶渊明”名字发音的详细教学: 发音分解 陶(táo) 声母: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冲出,声带不…

    2024年11月15日
    2850
  • 古代“悄悄的来”应该怎么说?

    在古代,“悄悄的来”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述方法: 寂然至: “寂然”在古代常用来形容静悄悄的状态,因此“寂然至”可以理解为悄悄地到来。 潜行而来: “潜行”意味着…

    2024年12月27日
    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