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叹怎么读?古汉语词汇发音

嗟叹怎么读?古汉语词汇发音

“嗟叹”的读音为jiē tàn。以下是对“嗟叹”发音的详细解析:

音节与声调

  • “嗟叹”由两个音节组成,分别是“嗟”和“叹”。
  • “嗟”的声调为第一声(阴平),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 “叹”的声调为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调由高音降到低音。

发音要点

  • “嗟”的发音要注意声母“j”的发音位置和方法,它是舌面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然后让气流从舌面与硬腭之间的缝隙中通过。韵母“iē”的发音要注意口型的变化,从“i”的口型逐渐变为“ē”的口型,同时声音要拉长。
  • “叹”的发音要注意声母“t”的发音位置和方法,它是舌尖中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让气流从舌尖与上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韵母“àn”的发音要注意口型的变化,从“a”的口型逐渐变为“n”的口型,同时声音要降低并收尾。

发音技巧

  • 在发音时,要注意将“嗟”和“叹”两个音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畅的发音。特别是要注意“叹”字的声调变化,要由高音降到低音。
  • 整个词语的发音要清晰、准确,以体现出古汉语词汇的韵味和特点。

词汇含义

“嗟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通常表示感叹、叹息的意思。它常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遭遇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嗟叹”一词经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

综上所述,“嗟叹”的发音为jiē tàn,在发音时要注意音节和声调的变化以及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同时,了解“嗟叹”作为古汉语词汇的基本含义也有助于加深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相关推荐

  • 和贾舍人早朝,杜甫如何描写早朝盛况?

    杜甫《和贾舍人早朝》中的早朝盛况描写研究 一、诗歌背景与创作动机 杜甫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是唐代宫廷唱和诗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此诗为应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而…

    2025年4月2日
    190
  • 回文诗有哪些精妙绝伦?

    回文诗的艺术精妙与经典案例解析 一、回文诗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体裁形式,其核心特征是诗句可顺读也可倒读,形成循环往复的审美效果。这种创作形式最早可追溯…

    2025年4月4日
    340
  • “孰”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部古籍?

    “孰”字最早出现的古籍考据 一、“孰”字的字形演变与基本含义 “孰”是现代汉语中“熟”的本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出现,其字形由“享”(祭祀容器)和“丮”(双手持握)组成,本义为“食…

    2025年3月29日
    190
  • 豁然开朗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豁然开朗:成语溯源与运用解析 一、成语出处 “豁然开朗”最早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述渔人穿过狭窄山洞后的景象:>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2025年3月30日
    420
  •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白居易诗中情感色彩的转变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引言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有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这里的“可怜”一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通过分析诗句的语境、白居易的情感表达以及实际案例…

    2025年3月19日
    150
  • 《桃花源记》中衍生出了哪些成语?

    《桃花源记》中衍生出的哪些成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名篇,不仅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世界,还衍生出了多个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成语。以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

    2025年3月30日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