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怎么读?轻松掌握这个常用字!

"敦"怎么读?轻松掌握这个常用字!

“敦”字读作dūn

发音指南:

  • 声母: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受阻而发出音响。
  • 韵母:ūn,发音时口形微开,舌面后部隆起,声带振动,同时发出一个后鼻音。注意保持口形的稳定,不要过于张开或闭合。
  • 声调:第一声,发音时声调平稳,声音由高到低,但变化不大,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音高上。

字义解释:

“敦”是一个常用汉字,具有多重含义:

  1. 厚实、厚重:如“敦实”表示粗壮结实,“敦厚”表示诚实厚道。
  2. 勉励、督促:如“敦促”表示催促、勉励。
  3. :也是一个姓氏,虽然较为少见,但在中国姓氏中确实存在。

组词与例句:

  • 组词:敦实、敦厚、敦促、敦睦、敦聘、敦煌(注意:“敦煌”是一个地名,读作dūn huáng)等。
  • 例句
    • 他身材敦实,看起来很有力量。
    • 他的性格敦厚,总是与人为善。
    • 我敦促你尽快完成这项任务。
    • 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值得一游。

记忆方法:

为了记住“敦”字的发音,你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个敦实的(dūn shí)大汉,他身材粗壮结实,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这样既能记住“敦”字的发音,又能理解其“厚实、厚重”的含义。

另外,你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记忆。多次重复朗读“敦”字,直到你能够熟练、准确地发出这个字的音节和声调。

综上所述,“敦”字读作dūn,是一个常用且多义的汉字。通过正确的发音指南、字义解释、组词与例句以及记忆方法的运用,你可以轻松掌握这个字的发音和用法。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相逢有关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相逢有关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引言 相逢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瞬间之一,它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回忆。“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

    2025年3月22日
    500
  • 带“秋”字的诗句有哪些,秋意浓时情更浓!

    带“秋”字的诗句有哪些,秋意浓时情更浓! 引言 秋天,作为四季之一,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主题。“秋”字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本文将…

    2025年3月22日
    520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这句话出自哪里?是何意?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出处考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为:>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

    2025年3月27日
    910
  • 防人之心不可无,竹书纪年中有何警示?

    引言 1. 《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其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历史警示。2. 其中,“防人之心不可无”这…

    2025年2月28日
    520
  • 年俗有哪些诗描绘节日习俗?

    年俗诗中的节日习俗描绘 一、春节诗词中的核心年俗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典诗词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历代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多种春节特有的民俗活动。 1. 守岁习…

    2025年4月4日
    150
  • “沛公不胜杯杓”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沛公不胜杯杓的出处 1. “沛公不胜杯杓”这一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秦末汉初,讲述了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与项羽之间的权力斗争。当时,刘邦被封为沛公,项羽则是西楚霸…

    2025年3月4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