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胡琴出自哪本书?文学作品中的乐器!

马尾胡琴出自哪本书?文学作品中的乐器!

“马尾胡琴”一词最早出自北宋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撰写的《梦溪笔谈》卷五——乐律部分的诗句中。具体来说,在《梦溪笔谈》卷五所载的“凯歌”词三的诗句中描绘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从上述诗句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游牧文化因素。

文学作品中的乐器“马尾胡琴”

在文学作品中,“马尾胡琴”作为乐器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展现了乐器在历史演变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1. 历史背景

    • 在宋代之前,“胡琴”一词已经存在,但初期多指称琵琶等弹弦乐器。到了宋代,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加深,“马尾胡琴”作为弓弦乐器逐渐崭露头角。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马尾胡琴”的最早文字记载。
  2. 乐器特点

    • “马尾胡琴”是一种弓弦乐器,使用马尾作为弓毛拉弦擦奏,这是拉弦乐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之前的弹弦乐器相比,“马尾胡琴”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更为悠扬的音色。
  3. 文化传承

    • “马尾胡琴”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乐器,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传入中原,并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文学作品中,“马尾胡琴”常常与边疆风光、民族风情等元素紧密相连,成为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符号。
  4. 文学表现

    •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马尾胡琴”常被用作表达思乡之情、边塞风光、民族融合等主题的意象。例如,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马尾胡琴”就伴随着汉车,诉说着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综上所述,“马尾胡琴”一词最早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并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和乐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符号。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徐志摩现代的诗有哪些?新月诗人的摩登情怀

    徐志摩现代的诗有哪些?新月诗人的摩登情怀 徐志摩的现代诗创作背景 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歌以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为基调,融合了西方现…

    2025年4月19日
    750
  • 木偶怪物出自哪部电影?惊悚片盘点!

    木偶怪物这一元素经常出现在惊悚片中,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包含木偶怪物的惊悚电影: 1. 《死寂》 上映时间:2007年3月16日 导演:温子仁 简介:电影讲述了一个古老村庄的传说,一个…

    2024年12月31日
    2210
  • 咏鹅诗中的童趣表达:从骆宾王到现代童诗

    咏鹅诗中的童趣表达:从骆宾王到现代童诗 一、骆宾王《咏鹅》的童趣美学奠基 《咏鹅》作为中国古典童诗的典范,以七岁骆宾王的视角,通过白描手法展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直观感受:> &#…

    2025年4月17日
    1440
  • “可攘毒气”这个方法出自哪里?

    “可攘毒气”这个方法出自南朝学者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这句话的意思是,…

    2025年1月3日
    2210
  • “杰哥不要了”这个梗出自哪里?

    “杰哥不要了”这个梗出自台湾教育部门制作的一部性教育影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以下是关于这个梗的详细解释: 梗的出处 影片背景:《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是台湾教育部门制…

    2025年1月2日
    1.6K0
  • 大学现代诗有哪些诗?校园诗人的现代诗探索

    大学现代诗有哪些诗?校园诗人的现代诗探索 一、大学现代诗的定义与特点 大学现代诗是指由在校大学生或青年诗人创作的,具有实验性、青春性和思想性的诗歌作品。这类诗歌常以校园生活、青春困…

    2025年4月19日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