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胡琴出自哪本书?文学作品中的乐器!

马尾胡琴出自哪本书?文学作品中的乐器!

“马尾胡琴”一词最早出自北宋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撰写的《梦溪笔谈》卷五——乐律部分的诗句中。具体来说,在《梦溪笔谈》卷五所载的“凯歌”词三的诗句中描绘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从上述诗句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游牧文化因素。

文学作品中的乐器“马尾胡琴”

在文学作品中,“马尾胡琴”作为乐器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展现了乐器在历史演变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1. 历史背景

    • 在宋代之前,“胡琴”一词已经存在,但初期多指称琵琶等弹弦乐器。到了宋代,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加深,“马尾胡琴”作为弓弦乐器逐渐崭露头角。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马尾胡琴”的最早文字记载。
  2. 乐器特点

    • “马尾胡琴”是一种弓弦乐器,使用马尾作为弓毛拉弦擦奏,这是拉弦乐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之前的弹弦乐器相比,“马尾胡琴”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更为悠扬的音色。
  3. 文化传承

    • “马尾胡琴”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乐器,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传入中原,并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文学作品中,“马尾胡琴”常常与边疆风光、民族风情等元素紧密相连,成为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符号。
  4. 文学表现

    •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马尾胡琴”常被用作表达思乡之情、边塞风光、民族融合等主题的意象。例如,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马尾胡琴”就伴随着汉车,诉说着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综上所述,“马尾胡琴”一词最早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并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和乐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符号。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分手诗有哪些?爱情终结的文学见证

    分手诗有哪些?爱情终结的文学见证 一、分手诗的文学价值 分手诗是爱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情感的破裂与反思。这类作品不仅具有情感宣泄的功能,还能引发读者对亲密关系的…

    2025年4月20日
    600
  • “少爷”称呼出自何时?历史背景解析!

    “少爷”这一称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及近代时期,具体解析如下: 一、起源时间 “少爷”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清朝和近代,是仆人对主人的儿子的尊称。这一称呼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4年12月28日
    9460
  • 描写孩童的诗有哪些?《池上》中的童趣世界

    描写孩童的诗有哪些?《池上》中的童趣世界 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孩童形象 中国古代诗歌中,孩童常被赋予天真、活泼、纯真的特质,成为诗人寄托田园之思或人生感悟的载体。以下为经典案例: …

    2025年4月17日
    340
  • 采槟榔民歌的起源地是哪里?

    《采槟榔》这首民歌的起源地与湖南湘潭紧密相关。具体来说: 创作背景: 曲作者:黎锦光,湖南湘潭人,著名音乐家。他根据湖南民歌《双川调》创作了《采槟榔》的曲调。 词作者:殷忆秋,虽然…

    2025年1月3日
    2820
  • 李白是哪个代的诗人?

    李白是唐代的诗人。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2025年1月3日
    1330
  • 滥竽充数出自哪里?这个故事有何寓意?

    滥竽充数的出处与寓意分析 一、滥竽充数的出处 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记录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记载: > “齐宣王使人吹竽,…

    2025年4月13日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