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有哪些?课文解析!

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有哪些?课文解析!

《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劝勉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以下是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归纳,以及对课文的解析:

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归纳

  1. :起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 权谓吕蒙曰:孙权对吕蒙说。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 :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4. :现在。
  5.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6. 掌事:掌管政事。
  7. :推托。
  8. :古时王侯的自称。
  9. :难道。
  10.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11.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 :只,仅。
  14. 涉猎:粗略地阅读。
  15.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6. :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17.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若,比得上。
  18. :于是,就。
  19. :开始。
  20.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从事。
  21. :到了……的时候。
  22. :到。
  23. 寻阳:县名,今湖北黄梅西南。
  24. 论议:讨论议事。
  25. :非常,十分。
  26. :惊奇。
  27. :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28.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9. 非复:不再是。复,再。
  30.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1.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士,积学修德之人。
  32. :就。
  33. 更(gēng):另,另外。
  34.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
  35.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6. 见事:知晓事情。见,认清,识别。
  37. :啊。表感叹语气。
  38. :于是,就。
  39. :拜见。
  40. :离开。

课文解析

  1. 故事背景

    •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吕蒙则是他手下的重要将领。孙权深知吕蒙虽然勇猛善战,但学识尚浅,因此劝勉他要多学习,以增长才干和谋略。
  2. 劝学过程

    • 孙权以吕蒙的身份和职责为切入点,指出他“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孙权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告诉吕蒙自己虽然事务繁忙,但经常读书并获益颇多。他还鼓励吕蒙说,学习不需要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只需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即可。
    • 吕蒙起初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托,但在孙权的耐心劝导下,最终开始认真学习。
  3. 学习成果

    • 当鲁肃再次见到吕蒙时,被他的才干和谋略所折服,惊叹地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通过学习取得的巨大进步。
    • 吕蒙则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与读书的人分别了几天,就需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这句话既表达了他的自信,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进取精神。
  4. 文章特色

    • 语言简洁明快:全文以对话为主,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和赘述。
    • 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话描写,孙权、吕蒙和鲁肃的形象栩栩如生。孙权循循善诱、关心下属;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敬才爱才、豪爽大度。
    • 寓意深刻:文章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传达了开卷有益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

总结来看,《孙权劝学》不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短文,也是一篇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的佳作。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相关推荐

  • 鬼雄一词出自何处?追溯项羽英雄史诗渊源

    鬼雄一词出自何处?追溯项羽英雄史诗渊源 一、“鬼雄”的文献溯源 “鬼雄”一词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在记载项羽乌江自刎时写道:“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2025年4月11日
    1180
  • 送别诗中的爱国情怀:家国主题诗歌鉴赏

    送别诗中的爱国情怀:家国主题诗歌鉴赏 一、送别诗与爱国情怀的关联 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通常以离情别绪为核心。然而,许多送别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暗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2025年4月18日
    750
  • 帛出自哪种古代工艺?丝织品文化史考据

    帛出自哪种古代工艺?丝织品文化史考据 一、帛的起源与古代工艺 帛是中国古代以蚕丝为原料织造的平纹丝织品,其工艺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帛织物出土于浙江良渚文化遗…

    2025年4月11日
    750
  • 蕲怎么读音?掌握这个地名字的正确发音!

    “蕲”字读作 qí,第二声。以下是对“蕲”字读音及相关信息的详细解释,帮助您掌握这个地名字的正确发音: 读音信息 拼音:qí 声调:第二声,发音时声音由低到高,平稳上升。 发音技巧…

    2025年1月19日
    7990
  • 水浒传李鬼形象分析:文学虚构与民间传说的互动

    《水浒传》李鬼形象分析:文学虚构与民间传说的互动 # 一、李鬼形象的文学虚构性 李鬼是《水浒传》中一个典型的“假李逵”形象,其出场虽短暂,却极具戏剧张力。作者施耐庵通过这一角色,巧…

    2025年4月14日
    990
  • 锲出自哪里?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锲的起源与含义 一、字形溯源与造字本义 “锲”字最早见于小篆,由”金”(钅)和”契”两部分组成:&#8211…

    2025年4月13日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