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有哪些?课文解析!

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有哪些?课文解析!

《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劝勉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以下是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归纳,以及对课文的解析:

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归纳

  1. :起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 权谓吕蒙曰:孙权对吕蒙说。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 :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4. :现在。
  5.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6. 掌事:掌管政事。
  7. :推托。
  8. :古时王侯的自称。
  9. :难道。
  10.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11.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 :只,仅。
  14. 涉猎:粗略地阅读。
  15.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6. :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17.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若,比得上。
  18. :于是,就。
  19. :开始。
  20.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从事。
  21. :到了……的时候。
  22. :到。
  23. 寻阳:县名,今湖北黄梅西南。
  24. 论议:讨论议事。
  25. :非常,十分。
  26. :惊奇。
  27. :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28.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9. 非复:不再是。复,再。
  30.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1.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士,积学修德之人。
  32. :就。
  33. 更(gēng):另,另外。
  34.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
  35.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6. 见事:知晓事情。见,认清,识别。
  37. :啊。表感叹语气。
  38. :于是,就。
  39. :拜见。
  40. :离开。

课文解析

  1. 故事背景

    •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吕蒙则是他手下的重要将领。孙权深知吕蒙虽然勇猛善战,但学识尚浅,因此劝勉他要多学习,以增长才干和谋略。
  2. 劝学过程

    • 孙权以吕蒙的身份和职责为切入点,指出他“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孙权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告诉吕蒙自己虽然事务繁忙,但经常读书并获益颇多。他还鼓励吕蒙说,学习不需要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只需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即可。
    • 吕蒙起初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托,但在孙权的耐心劝导下,最终开始认真学习。
  3. 学习成果

    • 当鲁肃再次见到吕蒙时,被他的才干和谋略所折服,惊叹地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通过学习取得的巨大进步。
    • 吕蒙则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与读书的人分别了几天,就需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这句话既表达了他的自信,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进取精神。
  4. 文章特色

    • 语言简洁明快:全文以对话为主,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和赘述。
    • 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话描写,孙权、吕蒙和鲁肃的形象栩栩如生。孙权循循善诱、关心下属;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敬才爱才、豪爽大度。
    • 寓意深刻:文章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传达了开卷有益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

总结来看,《孙权劝学》不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短文,也是一篇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的佳作。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相关推荐

  • 亦晴出自那首诗?诗句来源探寻!

    “亦晴”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具体的诗,但它在多首古诗中都有出现,以下是对“亦晴”在不同诗句中的来源探寻: 诗句中的“亦晴” 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2025年1月2日
    1320
  • 含”柯”字的诗有哪些?树木意象的文化解读

    含”柯”字的诗有哪些?树木意象的文化解读 一、含”柯”字的经典诗句案例 “柯”在古汉语中常指树木的枝干,在诗…

    2025年4月17日
    200
  • 王制出自哪部礼书?儒家制度设计的理想蓝图

    《王制》出自哪部礼书?儒家制度设计的理想蓝图 一、《王制》的文献归属与历史定位 《王制》是《礼记》中的一篇重要文献,位列这部儒家经典的第23篇。作为战国至汉初儒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2025年4月11日
    260
  • “必寡信”这句名言出自何处?古训智慧解读!

    “必寡信”这句名言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为:“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以下是对这句名言的古训智慧解读: 出处 “必寡信”这句名言出自《道德经》,这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

    2024年12月30日
    2860
  • 未雨绸缪出自哪里?危机预防的智慧传统

    未雨绸缪出自哪里?危机预防的智慧传统 一、成语溯源:未雨绸缪的出处 “未雨绸缪”最早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为在天还没下雨时,就修补好门窗…

    2025年4月11日
    160
  • “我自迎接如”出自哪里?诗句意境解析!

    “我自迎接如”这句诗句并不直接出自某一广为人知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现代或改编的诗句,可能融合了古典意境与现代表达。不过,从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意境来看,它蕴含了一种迎接某人…

    2024年12月31日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