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管振衣”出自哪篇古文?名句赏析!

“弹管振衣”出自哪篇古文?名句赏析!

“弹冠振衣”这一成语出自《楚辞·渔父》。原句为:“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以下是对这句名句的赏析:

出处与原文

“弹冠振衣”出自《楚辞·渔父》,原文为:“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名句赏析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句话,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屈原保持自身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

  1. 字面意义

    • “新沐者必弹冠”: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 “新浴者必振衣”: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
  2. 深层含义

    • 这句话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喻一个人要保持身心的清洁和高尚,不能容忍自己受到丝毫的玷污。
    • 屈原以此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让自己的清白受到玷污。
  3. 艺术特色

    •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与屈原的高尚情操相结合,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楚辞》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屈原深邃的思想情感。

总结

“弹冠振衣”这一成语出自《楚辞·渔父》,是屈原保持自身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的生动体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屈原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追求,这句话也成为了表达个人品德高尚、不愿受世俗玷污的经典名句。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相关推荐

  • 穆桂英相关诗词:女将题材古典诗词赏析

    穆桂英相关诗词:女将题材古典诗词赏析 一、穆桂英形象的文化意义 穆桂英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罕见的女性将领形象,突破了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内核。她的故事在民…

    2025年4月18日
    1070
  • 辇在潮汕话中怎么读?

    在潮汕话中,“辇”的读音与普通话中的读音“niǎn”相近,但具体的发音可能因潮汕话的不同方言片区而有所差异。根据我获取到的信息,在潮汕话中,“辇”的读音大致可以描述为接近普通话的“…

    2025年1月17日
    3380
  • 弟子规出自哪里?清代蒙学教材的文化价值

    《弟子规》的起源与清代蒙学教材的文化价值 一、《弟子规》的出处 《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学者李毓秀所著的蒙学经典,原名《训蒙文》,后由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其内容以…

    2025年4月11日
    2560
  • “执子之手”出自哪首古诗?经典爱情诗句的文学价值

    一、”执子之手”的出处与文学溯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诗句之一,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该诗为先秦时期卫国…

    2025年4月14日
    1660
  • 纳兰性德爱情词赏析: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深情

    纳兰性德爱情词赏析: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深情 一、纳兰性德的词学地位与爱情主题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词以婉约凄美著称,尤以…

    2025年4月17日
    1660
  • 天时不如地利出自哪部经典?孟子的战略思维

    天时不如地利出自哪部经典?孟子的战略思维 一、出处与原文解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孟子论述战争与治国策略的核心观点之一。原文如下: > “…

    2025年4月11日
    1.0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