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出自什么典故?古训智慧传承!

“民以食为天”出自什么典故?古训智慧传承!

“民以食为天”是一则流传千古的成语典故,它深刻地揭示了食物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意义。这一古训出自秦末楚汉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具体记载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

典故内容概述

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在战争中,粮食的供应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刘邦的谋士郦食其(yì jī)向刘邦献策,建议他务必据守荥阳、成皋之地。因为荥阳西北有个叫敖仓的地方,是秦国时期建立的储粮基地,储存了大量的粮食。郦食其以“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之言,力陈攻取并坚守敖仓的重要性。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迅速调动兵力占据敖仓,从而获得了充足的粮食补给。这一举措为汉军日后逆转战局、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古训智慧传承

“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类生存智慧的深刻总结。它强调了食物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犹如天空之于万物,不可或缺。这一观念跨越千年,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 “民以食为天”提醒我们,农业是生产食物的根本途径,没有农业就没有食物的来源。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始终给予农业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确保粮食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2. 对粮食安全的警醒

    •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粮食储备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确保在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时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 对民生福祉的关怀

    • “民以食为天”还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人们才能安心地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把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总结

“民以食为天”是一则富有深刻哲理的成语典故,它提醒我们始终关注食物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这一古训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类生存智慧的深刻总结。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训的精神内涵,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关怀民生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相关推荐

  • “欣然”是出自哪篇古文?名句来源探寻!

    “欣然”一词出自多篇古文,其中较为著名的出处有: 出处一:《史记·吕太后本纪》 原文:“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 释义:君主心怀欢愉,使百姓安定,百…

    2024年12月30日
    3890
  • 母爱主题诗有哪些感动?《游子吟》外的深情告白

    母爱主题诗有哪些感动?《游子吟》外的深情告白 一、母爱诗歌的永恒魅力 母爱作为人类最原始、最纯粹的情感,自古便是诗歌创作的核心主题。从《诗经》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025年4月17日
    260
  • 小笼包起源于哪里?江南点心文化的历史演变

    小笼包起源于哪里?江南点心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一、小笼包的起源考据 小笼包的发源地普遍认为是中国江南地区的常州和上海南翔,但历史文献与地方志记载存在差异:1. 常州说:清代道光年间…

    2025年4月14日
    440
  • 学弈的道理出自哪个典故?

    学弈的道理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学弈》这一典故。 典故概述: 《学弈》讲述了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的故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他同时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

    2025年1月3日
    1150
  • 身世感怀诗有哪些?自我反思的文学创作

    身世感怀诗与自我反思的文学创作 一、身世感怀诗的定义与特点 身世感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以个人际遇为切入点,通过自述经历、抒发感慨反映时代背景或人生哲理。其核心特点包括:1…

    5天前
    110
  • 流水意象诗全收录:江河湖海的哲学思考

    流水意象诗全收录:江河湖海的哲学思考 一、流水意象的诗学传统 流水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核心地位,既是自然景观的描摹,也是时间、生命与宇宙观的隐喻。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

    2025年4月17日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