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攘毒气”这个方法出自哪里?

“可攘毒气”这个方法出自哪里?

“可攘毒气”这个方法出自南朝学者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时,人们采来艾草做成人的形状,悬挂在门上,以驱除有毒的空气。

具体来说,“可攘毒气”描述的是端午节采艾草驱除毒气的风俗。古人认为艾草特有的芳香可辟邪、驱毒、抑菌、除瘟,因此将艾草做成人形或其他形状悬挂在门上,以祈求家庭平安、健康。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利用,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此外,除了艾草,端午节时人们还会使用其他草药如菖蒲等,通过悬挂或佩戴等方式来驱邪避毒,这些习俗都体现了古人对健康和吉祥的追求。

(0)
上一篇 2025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3日

相关推荐

  • 妫怎么读音?别再读错了!

    “妫”的正确读音是 guī。 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根紧贴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爆破出来,同时声带振动,发出“g”的音; 接着,口腔由闭合转为半开,舌位前移,接近“i”的发音位…

    2025年1月5日
    8200
  • 炯出自哪里?这个词有何深意?

    炯出自哪里?这个词有何深意? 一、词源探析 “炯”是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的单字,但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文献。1. 《说文解字》:最早收录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义为“光也”,指明亮…

    2025年4月13日
    720
  • 有哪些诗是苗?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生命赞歌

    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生命赞歌:有哪些诗是”苗”? 一、苗族诗歌的文化背景 苗族作为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诗歌传统可追溯至口传史诗时代。苗族诗歌不仅是语言艺术…

    2025年4月20日
    1560
  • 洞庭诗文化解读:八百里洞庭的文学意象

    洞庭诗文化解读:八百里洞庭的文学意象 一、洞庭湖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为历代…

    2025年4月20日
    1340
  • 严嵩的诗有哪些?明代权臣文学代表作深度解析

    严嵩的诗有哪些?明代权臣文学代表作深度解析 一、严嵩的文学地位与争议 严嵩(1480-1565)作为明代嘉靖朝首辅,虽以权奸形象载入史册,但其文学造诣却长期被政治评价所掩盖。明代文…

    2025年4月18日
    650
  • 沆瀣一气的读音是什么?快来掌握这个成语的发音!

    “沆瀣一气”的读音是 hàng xiè yī qì。 发音技巧: 沆(hàng):发音时,舌根紧贴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爆破出来,但声带不振动(这是与“g”的主要区别),接着口…

    2025年1月5日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