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的道理出自哪个典故?

学弈的道理出自哪个典故?

学弈的道理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学弈》这一典故。

典故概述

《学弈》讲述了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的故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他同时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道理阐述

《学弈》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学习态度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专心致志的学生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而三心二意的学生则无法集中注意力,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和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原文与译文

原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现在你把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典故意义

《学弈》不仅是一篇寓言故事,更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告诫我们在学习和做事时,必须要专心致志,排除杂念,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5日

相关推荐

  • 南辕北辙出自哪里?这个故事有何寓意?

    南辕北辙的出处与寓意分析 # 一、成语出处考证 “南辕北辙”最早出自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策四》中的名篇《魏王欲攻邯郸》。该典故记载了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

    2025年4月13日
    3870
  • 原创古诗有哪些佳作?当代诗人的古典复兴

    原创古诗有哪些佳作?当代诗人的古典复兴 一、原创古诗的当代价值 在数字化时代,原创古诗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更成为当代诗人表达情感、反思现实的重要载体。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与意境深,…

    2025年4月20日
    900
  • 画谜诗创作指南:诗画结合的解谜游戏设计

    画谜诗创作指南:诗画结合的解谜游戏设计 1. 什么是画谜诗? 画谜诗是一种将诗歌与视觉元素结合的创意形式,通过文字与图像的互动设计谜题,要求读者通过解读诗歌和观察画面来解开隐藏的寓…

    2025年4月18日
    770
  • 螳臂当车出自哪部典籍?成语背后的生物启示

    螳臂当车出自哪部典籍?成语背后的生物启示 一、成语出处与原始含义 “螳臂当车”典出《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

    2025年4月11日
    1680
  • 古体诗中的证书描写:科举制度下的功名追求

    古体诗中的证书描写:科举制度下的功名追求 一、科举证书的文化象征与诗歌表达 科举制度自隋唐确立以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核心通道。“证书”作为功名成就的物质载体(如进士榜、金…

    2025年4月17日
    730
  • 舸怎么读音?掌握这个船只名称的正确发音!

    “舸”是一个表示船只的汉字,其读音为 gě(第三声)。 发音技巧: 发音时,先轻轻发出“g”的音,这个音是由舌根抵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破而出发出的。 接着,迅速过渡到“ě”…

    2025年1月9日
    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