齑怎么读音?一分钟学会这个细碎意味字的发音!

齑怎么读音?一分钟学会这个细碎意味字的发音!

“齑”字读作 ,第一声。以下是对“齑”字读音及含义的详细解释,帮助您一分钟内学会这个细碎意味字的发音:

读音信息

  • 拼音:jī
  • 声调:第一声,发音时声音平稳上升,清晰响亮。

发音技巧

  • 唇部与舌位:发音时,嘴唇微张,舌头放平,舌尖轻触下齿背,然后迅速离开,发出清晰的“jī”音。

含义解释

  • 本义:在古代,“齑”指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的细末,这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
  • 引申义:后来,“齑”字逐渐引申出“细碎”的含义,例如“齑粉”就用来形容粉碎得很细的粉末。

示例组词

  • 齑粉:细粉,比喻粉碎得很细的东西。
  • 齑盐:指粗茶淡饭,形容生活清贫。
  • 齑葛:指粗茶淡饭,形容生活简朴。
  • 黄齑:用盐腌制的咸菜,特指用雪里蕻腌制的咸菜。

记忆方法

  • 字形联想:“齑”字由“韭”和“齐”两部分组成,可以联想成把韭菜切碎后变得细碎的样子,与“齑”的“细碎”含义相联系。
  • 多读多练:通过多读含有“齑”字的词语和句子,如“齑粉”、“齑盐”等,加深记忆,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额外知识

  • 文化背景:在古代,“齑”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体现了人们对食物的精细处理和烹饪艺术。
  • 方言读音:虽然“齑”字的普通话读音为jī,但在一些方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读音,这体现了汉语方言的多样性。

现在,您已经掌握了“齑”字的正确发音和含义。如果您对这个字还有更多的问题或想了解更多关于汉字的知识,欢迎继续提问!

(0)
上一篇 2025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19日

相关推荐

  • 唯德学出自哪部典籍?蒙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唯德学出自哪部典籍?蒙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唯德学的典籍溯源 “唯德学”这一理念源自中国传统蒙学经典《弟子规》。《弟子规·泛爱众》篇明确记载:“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强…

    2025年4月11日
    900
  • 描写初夏的诗有哪些?孟夏时节的诗意捕捉

    描写初夏的诗有哪些?孟夏时节的诗意捕捉 初夏,又称孟夏,是春夏之交的过渡时节,草木葱茏,气候温润,历来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以下是一些描写初夏的经典诗词及其赏析,带您领略孟夏的诗意…

    2025年4月17日
    820
  • 鹤发银丝映日月,何以形容长者风采?

    “鹤发银丝映日月”已是一句极为生动的描绘长者风采的诗句,若要进一步形容或拓展这一意象,可以这样说: “鹤发银丝映日月,松姿柏态展风华。眼中睿智藏沧海,言里慈祥暖人心。步履虽缓显沉稳…

    2025年1月19日
    2220
  • “杰哥不要了”这个梗出自哪里?

    “杰哥不要了”这个梗出自台湾教育部门制作的一部性教育影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以下是关于这个梗的详细解释: 梗的出处 影片背景:《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是台湾教育部门制…

    2025年1月2日
    1.5K0
  • 艾草主要出自河南的哪个县?

    艾草主要出自河南省的汤阴县。汤阴县出产的艾叶品质优良,被誉为北艾,是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特产。此外,河南省的桐柏县、汝阳县等地也是艾草的重要产区。特别是南阳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2025年1月3日
    2030
  • “博学之”出自哪部典籍?中庸之道的学习观

    “博学之”的典籍出处与中庸之道的学习观 一、”博学之”的典籍出处 “博学之”出自《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

    2025年4月14日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