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迁为太史令”翻译及历史背景

“再迁为太史令”翻译及历史背景

再迁为太史令的翻译

1. “再迁为太史令”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自述其官职变迁的记载。其中,“再迁”意为再次升迁,“太史令”是汉代掌管天文历法、记录历史的官职。
2. 这句话的完整翻译为:“(司马迁)再次升迁,被任命为太史令。”这表明司马迁在仕途上获得了重要的晋升,并承担了记录历史的重要职责。

太史令的职责与地位

3. 太史令是汉代重要的官职之一,主要负责天文观测、历法制定以及历史记录。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太史令的品秩为六百石,属于中下级官员,但其职责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4. 太史令还负责编撰史书,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期间,开始撰写《史记》。据统计,《史记》共130篇,约52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担任太史令的历史背景

5.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临终前嘱托司马迁继承其志,完成史书的编撰。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正式接任太史令一职。
6.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尤其重视历史记录和天文历法。司马迁在太史令任上,不仅完成了《史记》的编撰,还推动了汉代天文历法的发展。
7. 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期间,曾参与制定《太初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的历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

8. “再迁为太史令”不仅是司马迁个人仕途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司马迁通过这一职位,完成了《史记》的编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9. 太史令这一官职在汉代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司马迁的贡献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0)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 鞘翅怎么读?昆虫学词汇发音

    鞘翅的拼音为qiào chì,发音为鞘(qiao4)翅(chi4)。鞘翅是甲虫的前翅,质地坚硬,静止时覆盖在膜质的后翅上,好像鞘一样。 对于昆虫学词汇的发音,除了“鞘翅”之外,其他…

    2024年12月12日
    2010
  • 月亮用文言文怎么说,你知道吗?

    在文言文中,月亮有多种称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月亮的雅称: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这句诗中的“婵娟”就是指月亮。 银钩、玉弓、银盘、白玉盘:这些称呼都形象地描绘了月…

    2024年12月27日
    2330
  • 乐府诗有哪些代表作值得一读?

    乐府诗的代表作及其艺术价值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体裁之一,起源于汉代,兴盛于魏晋南北朝,以其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以下是几部值得一读的乐府诗代表作,并附上具体…

    2025年4月4日
    320
  • 高骈怎么读?唐代将领的姓名发音指南!

    高骈的读音是gāo pián。 一、基本信息 姓名:高骈 读音:gāo pián 身份:唐代将领、诗人、军事家 字:千里 生卒年月:821年-887年9月24日 二、姓名发音解析 …

    2024年11月3日
    3410
  • 王维的《鹿柴》诗句,山水之间觅诗意!

    王维的《鹿柴》诗句:山水之间觅诗意 引言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其诗作以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鹿柴》一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

    2025年3月22日
    230
  • “阅”字的背后有哪些深层含义?

    “阅”字的背后有哪些深层含义? # 一、“阅”字的字形与本源 “阅”字由“门”和“兑”组成,本义为在门内清点、核查,引申为查看、审验的过程。– 字形解析: &#8211…

    2025年3月27日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