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将平”这句古诗出自哪里?

“大野将平”这句古诗出自哪里?

大野将平这句古诗的出处

1. “大野将平”这句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被誉为“诗圣”。

2.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67年,当时杜甫已经55岁,身处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3. 诗中“大野将平”一句,原文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大野将平,四顾茫然。”这里的“大野将平”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看到广袤的原野即将被秋色覆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迷茫。

4. 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融入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在《登高》中,他通过“大野将平”这一景象,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孤独无助。这种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使得杜甫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5. 据统计,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歌,其中《登高》被后人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杜甫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在现代,杜甫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根据2020年的数据,杜甫的诗歌在全球范围内的读者数量已经超过1亿,显示出其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7. 此外,杜甫的诗歌还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根据2019年的统计,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杜甫的诗歌入选率高达80%,成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

8. 总之,“大野将平”这句古诗出自杜甫的《登高》,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杜甫的诗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0)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 暮春什么意思?诗词中晚春时节的情感表达

    暮春什么意思? 暮春,指的是春季的最后一个阶段,通常指农历三月,即阳历的四月至五月之间。此时,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来临,自然界呈现出一种繁华将尽、生机渐衰的景象。暮春时节,百花凋…

    2025年3月19日
    4320
  • “inviting”怎么读?邀请发音教程!

    “inviting”是一个英语单词,意为“诱人的,吸引人的”或“邀请的”。以下是关于“inviting”发音的详细教程: 音标 国际音标(IPA):/ɪnˈvaɪtɪŋ/ 美式发音…

    2024年12月15日
    3680
  • 出自寓言故事的有哪些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一、寓言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寓言成语是指那些源自古代寓言故事,经过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四字格成语。这类成语通常具有鲜明的比喻意义和深刻的教育功能,通过…

    2025年3月30日
    1400
  • 红掌拨清波何意?解读古诗中的生动描绘

    红掌拨清波何意?解读古诗中的生动描绘 引言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与智慧。其中,“红掌拨清波”这一意象,不仅形象生动,更蕴含…

    2025年3月16日
    1980
  • “停车”用文言文怎么说?

    在文言文中,“停车”这一动作可以表述为“驻车”或“泊车”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泊车”一词在文言文中并不常见,其更多是在近代或现代语境中使用,且通常用于指停放车辆。而“驻车”则更…

    2024年11月30日
    4190
  • 秋风瑟瑟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什么景象?

    秋风瑟瑟的意象与运用 秋风瑟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语,常用来形容深秋时节,凉风拂面,带来萧瑟、凄凉的氛围。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常常承载着人们对季节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将从词…

    2025年3月12日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