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1. 原文及翻译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原文如下: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其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翻译为:“何时才能倚靠在虚掩的窗帘旁,让月光照干我的泪痕?”
“殆有甚焉”则是后人对杜甫诗中情感的进一步解读,意为“恐怕比这还要严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凉与无奈。

2. 出处背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何时倚虚幌”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倚窗望月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3. 实际案例

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杜甫的这句诗常被引用,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例如:

案例1: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剧中主角张小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曾引用“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来表达自己对长安百姓的牵挂与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引用不仅贴合剧情,也深化了角色的情感层次。

案例2:现代诗歌创作
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其作品《乡愁》中,也借鉴了杜甫的这句诗,通过“虚幌”与“泪痕”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4. 文学价值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不仅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艺术魅力:通过“虚幌”与“泪痕”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思想内涵: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怀,体现了其“诗圣”的崇高情怀。

5. 总结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既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他对时局与百姓的深切关怀。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这一诗句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孤独、无奈与渴望的经典意象。

(0)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 关于雨后天晴的诗句,有哪些能描绘彩虹之美?

    雨后天晴的诗句:描绘彩虹之美的经典之作 雨后天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场视觉盛宴。彩虹作为这一时刻的象征,自古以来便激发了无数诗人的灵感。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诗句,如何描绘彩虹之美,…

    2025年3月22日
    1690
  • 形容秋天的诗有哪些,你最喜欢哪首?

    形容秋天的诗有哪些,你最喜欢哪首? 一、形容秋天的经典诗词 秋天是文人墨客钟情的主题,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1. 杜牧《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

    2025年4月5日
    990
  • “翟璜”怎么读?人名发音指南!

    “翟璜”的正确读音是zhái huáng。 读音详解 翟:在作为姓氏时,通常读作“zhái”。这个字在汉字中属于较为生僻的一类,但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不少以此为姓的名人。 璜:读作“h…

    2024年12月14日
    9470
  • 诗有哪些歌?诗歌与歌曲的结合?

    诗有哪些歌?诗歌与歌曲的结合 一、诗歌与歌曲的渊源 诗歌与歌曲自古密不可分,诗是歌词的文学基础,而歌曲是诗的听觉呈现。在中国古代,《诗经》中的“风雅颂”本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西方如…

    2025年4月5日
    1200
  • “curriculum”怎么读?课程发音指南!

    “curriculum”的发音为英音[kəˈrɪkjələm],美音[kəˈrɪkjələm]。以下是对“curriculum”发音的详细指南: 发音步骤 音节划分:“curric…

    2024年12月14日
    4080
  • 毫姓怎么读?别再读错这个姓氏了!

    “毫”姓的读音为háo。以下是对“毫”姓的详细解析: 汉字属性 拼音:háo 部首:毛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共11笔 五笔:YPTN 五行:水 汉字释义 细长而尖的毛:如毫毛、毫…

    2024年12月15日
    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