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1. 原文及翻译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原文如下: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其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翻译为:“何时才能倚靠在虚掩的窗帘旁,让月光照干我的泪痕?”
“殆有甚焉”则是后人对杜甫诗中情感的进一步解读,意为“恐怕比这还要严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凉与无奈。

2. 出处背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何时倚虚幌”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倚窗望月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3. 实际案例

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杜甫的这句诗常被引用,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例如:

案例1: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剧中主角张小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曾引用“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来表达自己对长安百姓的牵挂与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引用不仅贴合剧情,也深化了角色的情感层次。

案例2:现代诗歌创作
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其作品《乡愁》中,也借鉴了杜甫的这句诗,通过“虚幌”与“泪痕”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4. 文学价值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不仅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艺术魅力:通过“虚幌”与“泪痕”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思想内涵: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怀,体现了其“诗圣”的崇高情怀。

5. 总结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既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他对时局与百姓的深切关怀。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这一诗句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孤独、无奈与渴望的经典意象。

(0)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 出自神话的成语有哪些?探寻神秘之源

    出自神话的成语有哪些?探寻神秘之源 神话成语的文化价值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成语源自神话传说,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这些成语至今仍被广泛…

    2025年3月27日
    880
  • 旱地莲、水满则溢,这些意象在古诗中有何寓意?

    在古诗中,“旱地莲”和“水满则溢”这两个意象各自承载着丰富的寓意。 旱地莲 意象描述: 旱地莲,顾名思义,是指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莲花。莲花通常生长在水中,而旱地莲则象征着在逆境中顽…

    2025年2月8日
    1890
  • 关于七夕节的诗有哪些浪漫传说?

    关于七夕节的诗有哪些浪漫传说? 一、七夕节的起源与传说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其核心传说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一故事被历代诗人吟咏,成…

    2025年4月4日
    410
  • 迟日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什么时节?

    迟日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什么时节? 引言 迟日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特定的时节。本文将详细探讨迟日的含义、用法以及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 迟日的含义 迟日一词源自古…

    2025年3月12日
    2430
  • 母爱的诗有哪些感人至深的佳作?

    母爱的诗有哪些感人至深的佳作? 母爱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许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与深沉。以下是一些感人至深的母爱诗作,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了无数读者。…

    2025年4月4日
    430
  • “古路无行客”这句诗出自哪里?

    古路无行客的出处 1. “古路无行客”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送别》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2.…

    2025年3月4日
    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