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的翻译及出处

1. 原文及翻译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原文如下: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其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翻译为:“何时才能倚靠在虚掩的窗帘旁,让月光照干我的泪痕?”
“殆有甚焉”则是后人对杜甫诗中情感的进一步解读,意为“恐怕比这还要严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凉与无奈。

2. 出处背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何时倚虚幌”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倚窗望月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3. 实际案例

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杜甫的这句诗常被引用,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例如:

案例1: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剧中主角张小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曾引用“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来表达自己对长安百姓的牵挂与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引用不仅贴合剧情,也深化了角色的情感层次。

案例2:现代诗歌创作
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其作品《乡愁》中,也借鉴了杜甫的这句诗,通过“虚幌”与“泪痕”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4. 文学价值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不仅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艺术魅力:通过“虚幌”与“泪痕”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思想内涵: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怀,体现了其“诗圣”的崇高情怀。

5. 总结

“何时倚虚幌,殆有甚焉”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既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他对时局与百姓的深切关怀。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这一诗句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孤独、无奈与渴望的经典意象。

(0)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 杕怎么读?发音全攻略

    “杕”是一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含义,其读音有所不同。以下是关于“杕”的发音全攻略: 一、基本读音 dì 含义:形容树木孤立的样子。例如,在《诗经·唐风·杕杜》中有“有杕之杜,…

    2024年10月11日
    2610
  • 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哲理与画面感

    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哲理与画面感 引言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白日依山尽”一句更是广为流传。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

    2025年3月19日
    1060
  • “exideal”怎么读?品牌名发音教学!

    “exideal”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英文单词或短语,它更可能是一个品牌名或特定领域的术语。对于品牌名或特定术语的发音,通常建议参考官方发布的信息或权威来源的指…

    2024年12月26日
    1680
  • 元稹的稹怎么读?发音教程详解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名字中的“稹”字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以下是对其发音的详细教程: 发音教程 拼音:“稹”的拼音为zhěn。 声调:“稹”字是一个第三声的字,发音时声调要…

    2024年10月31日
    6740
  • 关于生命力强的诗句,有哪些能激励人心?

    关于生命力强的诗句,有哪些能激励人心? 生命力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它象征着坚韧、不屈和希望。在文学作品中,许多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敬畏。这些诗句不仅能够激励人…

    2025年3月22日
    620
  • “白云”用文言文怎么说?

    在文言文中,“白云”一词通常直接沿用,无需特别转换。不过,古代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中,也常会用一些雅致的词汇或意象来描绘白云,以增加文采和意境。以下是一些古代对白云的雅称: 蔼 氛 …

    2024年11月30日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