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是什么意思?揭秘这个词语的多重含义

阑干是什么意思?揭秘这个词语的多重含义

阑干是什么意思?揭秘这个词语的多重含义

阑干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甚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将从语言学、文学和历史的角度,深入探讨“阑干”的多重含义,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

一、阑干的基本含义

1. 名词:栏杆

阑干最常见的含义是指建筑物或园林中的栏杆。在古代建筑中,阑干常用于楼阁、桥梁、亭台等场所,起到防护和装饰的作用。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里的“廊腰”和“檐牙”就与阑干的结构密切相关。

案例
苏州园林中的阑干设计精美,常常雕刻有花鸟鱼虫的图案,既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例如,拙政园中的“小飞虹”廊桥,其阑干采用木质雕刻,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

2. 形容词:纵横交错

阑干还可以形容事物纵横交错的状态。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诗词中,用来描绘自然景象或情感状态。例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里的“星如雨”和“鱼龙舞”就暗含了阑干的意象,形容灯火辉煌、光影交错的场景。

案例
在现代文学中,阑干的这种用法依然存在。例如,某位作家在描写夜晚的城市灯光时写道:“高楼大厦的灯光阑干交错,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二、阑干的文学意象

1. 孤独与思念

在古代诗词中,阑干常常被用来表达孤独、思念或忧愁的情感。诗人常常站在阑干旁,眺望远方,抒发内心的情感。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玉阶怨》中写道:“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里的“玲珑望秋月”就隐含了阑干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孤独等待的心情。

案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虽然词中未直接提到阑干,但“冷冷清清”的氛围与阑干的孤独意象不谋而合。

2. 自然与生命的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阑干还被用来象征自然与生命的交织。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清泉石上流”就隐含了阑干的意象,形容水流与石头的交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案例
现代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深沉的情感与阑干的交错意象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三、阑干的历史演变

1. 古代建筑中的阑干

在古代,阑干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还承载了文化和艺术的象征意义。例如,汉代的石阑干常常雕刻有神话故事或历史人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案例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前有一座汉白玉阑干,上面雕刻有龙纹图案,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2. 现代语境中的阑干

在现代汉语中,阑干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例如,现代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种情感的纵横交错,与阑干的意象不谋而合。

案例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阑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上海外滩的滨江步道采用了玻璃与金属结合的阑干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四、总结

阑干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词语,它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文学和艺术的重要意象。从古代的楼阁阑干到现代的都市灯光,从孤独的思念到自然的和谐,阑干的多重含义展现了汉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词语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

重点内容回顾
阑干的基本含义是栏杆,常用于古代建筑和园林中。
– 在文学中,阑干常被用来表达孤独、思念的情感,或象征自然与生命的交织
– 阑干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 现代语境中,阑干的使用更加多样化,既保留了传统意义,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0)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 “俯察品类之盛”的翻译及出处

    引言 1. “俯察品类之盛”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句经典表达,出自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观察,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

    2025年3月8日
    2540
  • 七律《长征》的原唱是谁?

    七律《长征》的原唱是谁? 1. 七律《长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其歌词源自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创作的同名诗作。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

    2025年3月6日
    780
  • 白居易的字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

    白居易的字是什么? 1.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字“乐天”寓意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2. 白居易出生于772年,逝世于846年…

    2025年3月8日
    800
  • 岁寒知松柏,这句成语出自哪里?

    岁寒知松柏:成语溯源与内涵解析 # 成语出处考证 “岁寒知松柏”这一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儒家经典《论语·子罕》篇。原文记载:> “岁寒…

    2025年3月27日
    750
  • 诗中有花的诗句,你能列举出多少?

    诗中有花的诗句 引言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花是一个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丽、短暂、纯洁等多种情感和哲理。诗人们常常通过描绘花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文将列举一些著名的诗句,展示花在…

    2025年3月9日
    1170
  •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观点出自哪位思想家?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出处与思想内涵 一、思想来源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观点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记载于《论语·述而》篇。原文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2025年3月30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