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度”字含义解析
引言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全句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期望和对英勇将领的赞颂。其中,“度”字的含义尤为关键,它不仅是理解整句诗意的核心,也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度”字的丰富内涵。
“度”字的基本含义
在古汉语中,“度”字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
1. 测量、计算:如“度量衡”。
2. 越过、跨过:如“度河”。
3. 度过、经历:如“度日如年”。
4. 限度、范围:如“度外之人”。
诗句中的“度”字含义
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中,“度”字应理解为“越过、跨过”。具体来说,这里的“度”指的是胡马(即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越过阴山,进入中原地区。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强调了边疆防御的重要性,以及对英勇将领的期望。
实际案例
1. 历史背景:阴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地理屏障,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例如,汉朝时期,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北击匈奴,成功阻止了匈奴越过阴山,保卫了中原的安全。
2. 文学作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其中多次提到“度阴山”这一行动,进一步印证了“度”字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度”字的其他用法
除了“越过、跨过”这一含义,“度”字在其他语境中也有不同的用法。例如:
– 测量:如“度尺”,指测量长度的工具。
– 度过:如“度日”,指度过一天的时间。
– 限度:如“度外”,指超出常规的范围。
结论
通过对“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度”字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度”字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动词,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和对英勇将领的期望。同时,通过历史背景和文学作品的实际案例,我们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度”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昌龄,《出塞》。
2.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3. 汉朝历史文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对“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度”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