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一词常用来形容什么?

迢递一词常用来形容什么?

迢递一词的用法解析

一、迢递的基本含义

迢递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来形容距离遥远时间久远。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二、迢递的常见用法

1. 形容距离遥远

迢递常用于描述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强调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例如:

案例: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中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里的“迢递”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通过“山中相送”和“日暮掩柴扉”可以感受到送别时的迢递之感。

2. 形容时间久远

迢递也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对未来的期待。例如:

案例: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里的“迢递”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通过“一夜鱼龙舞”可以感受到时间的迢递之感。

三、迢递的文学价值

迢递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修辞作用,能够增强作品的意境情感表达。通过使用迢递,作者可以更好地传达出对远方或过去的深切思念和感慨。

四、总结

迢递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常用于形容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远。在文学作品中,它能够有效地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艺术感染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迢递”一词。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 成语“舍生取义”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成语“舍生取义”的出处与典故解析 一、成语出处 “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通过对比…

    2025年3月27日
    280
  • 满阶梧桐月明中,对面相逢为何不相识?

    引言 1.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科技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联系,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少。2. 根据2022年全球社交媒体使…

    2025年3月8日
    530
  • 《春望》的解释及背景是什么?

    《春望》的解释及背景 1. 《春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目睹长安城破败景象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

    2025年3月5日
    610
  • “猷”字的出处及含义解析

    猷字的出处及含义解析 一、猷字的字形与出处 “猷”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由“犬”和“酋”组成。在甲骨文中,“猷”常与祭祀、占卜相关,暗示其与古代宗教仪式有密切联系。金文时期,“猷…

    2025年3月30日
    610
  • 李清照婉约的诗句,如何体现女性的柔情?

    李清照婉约的诗句如何体现女性的柔情 引言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婉约的词风著称。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女性的柔情。本文将探讨李清照婉约…

    2025年3月22日
    330
  • 古诗中含有雨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细腻情感?

    古诗中雨的诗句:细腻情感的描绘 引言 古诗中的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雨在古诗中常常被用来表达细腻的情感,如忧愁、思念、孤独等。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古诗中如何通…

    2025年3月10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