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有名的诗句,哪些让人动容?

仓央嘉措有名的诗句,哪些让人动容?

仓央嘉措有名的诗句,哪些让人动容?

仓央嘉措,作为西藏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深情、真挚和哲理性打动了无数读者。他的诗句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反映了对生命、爱情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以下是一些让人动容的仓央嘉措诗句及其背后的故事。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的《十诫诗》,表达了他对爱情与信仰之间矛盾的无奈与挣扎。“不负如来”代表了他对佛教信仰的忠诚,而“不负卿”则是对心爱之人的深情承诺。这句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性中最深刻的矛盾:在追求精神信仰的同时,如何面对世俗情感的牵绊。

实际案例: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喇嘛,身份特殊,他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传说他与一位名叫玛吉阿米的女子相爱,但由于宗教和政治的压力,这段感情无法公开。这句诗正是他对这段感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他无法兼顾信仰与爱情的痛苦。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的《那一世》,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虔诚。“转山转水转佛塔”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修行方式,通常是为了积累功德、祈求来世的福报。然而,仓央嘉措却在这句诗中颠覆了传统的修行目的,转而表达了对今生爱情的渴望。

实际案例:这句诗反映了仓央嘉措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他并不追求来世的虚无缥缈,而是珍惜今生的相遇与相知。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虔诚,使得这句诗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爱情波折的人。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情感态度。“不悲不喜”体现了他对情感的淡然与超脱,既不执着于相见,也不因分离而悲伤。这种情感态度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并不常见,但却展现了他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实际案例:这句诗曾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用它来表达对爱情的淡然与释怀。仓央嘉措通过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境界,即无论对方是否回应,自己的情感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影响。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的《住进布达拉宫》,展现了他双重身份的冲突与融合。“雪域最大的王”代表了他作为达赖喇嘛的宗教与政治地位,而“世间最美的情郎”则代表了他作为普通人对爱情的追求。这句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揭示了仓央嘉措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实际案例:仓央嘉措的身份使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追求爱情,这句诗正是他对这种身份束缚的反思。他既渴望履行作为达赖喇嘛的责任,又无法割舍对爱情的向往。这种双重身份的冲突,使得这句诗充满了悲剧色彩,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的《我问佛》,表达了他对美貌与内在的深刻思考。“羞花闭月的容颜”象征着外在的美貌,而“昙花的一现”则暗示了美貌的短暂与虚幻。仓央嘉措通过这句诗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在的美貌所迷惑,真正的美在于内在的品质。

实际案例:这句诗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许多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貌,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仓央嘉措通过这句诗提醒人们,外在的美貌只是短暂的,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善良与智慧。

结语

仓央嘉措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更在于他对人性、爱情和信仰的独特理解。他的诗句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无论是“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无奈,还是“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执着,仓央嘉措的诗歌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 《出塞》的意思你了解吗?

    《出塞》的意思你了解吗? 《出塞》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之一,被誉为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边塞的壮丽景象,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战…

    2025年3月12日
    1570
  • “沛公不胜杯杓”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沛公不胜杯杓的出处 1. “沛公不胜杯杓”这一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秦末汉初,讲述了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与项羽之间的权力斗争。当时,刘邦被封为沛公,项羽则是西楚霸…

    2025年3月4日
    1250
  • 拂拭怎么读?发音不再纠结

    “拂拭”的读音为fú shì。这是一个汉语词语,出自汉代刘向的《新序·杂事二》,意思是掸掉或擦掉。例如,在唐代孟浩然的《听郑五愔弹琴》一诗中,就有“拂拭龙唇琴”这样的诗句,形象地描…

    2024年10月13日
    3820
  • 丁鹤年的《竹枝词》怎么读?

    丁鹤年的《竹枝词》的读音为: 竹枝词:zhú zhī cí 具体到丁鹤年的《竹枝词》中的诗句,例如其《竹枝词(二首)》中的首句“水上摘莲青滴滴,泥中采藕白纤纤”,其读音为: 水上摘…

    2024年12月4日
    7190
  • “春无踪迹谁知”的“谁”怎么读?

    “春无踪迹谁知”这句诗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在这句诗中,“谁”的读音按照现代汉语拼音标注为shuí。这个字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读音基本一致,都是表示疑问的代词,询…

    2024年11月30日
    3140
  • “靖”字的含义及出处,详解在此

    “靖”字的含义及出处详解 一、“靖”字的基本含义 “靖”(拼音:jìng)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1. 安定、平静:如“靖乱”(平定动乱)、“靖边”(…

    2025年3月27日
    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