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哪儿?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哪儿?

“德不孤必有邻”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经典出处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伦理命题。原文为: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二、核心释义

1. 道德感召力(标红重点)
– 孔子强调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无援,道德本身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能汇聚志同道合者。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解:“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

2. 双向互动关系
– 既包含“有德者自得助力”的必然性,也暗含“以德聚人”的主动性要求。

三、历史与现实案例

案例1:管仲辅佐齐桓公

春秋时期,管仲虽曾与齐桓公(公子小白)为敌,但因治国才能被重用。其推行“尊王攘夷”政策,以德政使齐国成为诸侯盟主,印证“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道德凝聚力。

案例2:张桂梅教育扶贫

当代教育家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以“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信念感召社会。截至2023年:
– 累计帮助2000+贫困女孩考入大学
– 吸引全国300+志愿者长期支援
– 获得社会各界超1亿元捐赠

(标红关键数据)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道德实践产生的群体响应效应。

四、跨文化印证

| 文化体系 | 相似表述 | 共通理念 |
|———|———|———|
| 西方哲学 | 亚里士多德“德性友谊” | 美德建立真实人际关系 |
| 佛教思想 | “善缘聚会”说 | 善业招感同道 |

五、现代启示

1. 组织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可增强员工认同感(如华为“以德聚才”策略)
2. 个人发展:持续道德修养能构建优质社交网络
3. 国际关系:中国“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体现当代“德邻”思想

> 学者观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指出:“这句话揭示了儒家对道德主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认识——道德既是自我完善,也是关系建构。”(标红核心结论)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琦”字的出处及含义,你知道吗?

    “琦”字的出处及含义,你知道吗? 一、“琦”字的字形与结构 “琦”字由“王”(玉字旁)和“奇”组成,属于形声字。其中,“王”部表示与美玉相关,“奇”部既表音也表意,暗示“独特、不凡…

    2025年3月27日
    1230
  • bu音调怎么读?英语学习中的音调难题!

    在中文中,“bu”是一个多音字,其音调的不同会导致发音和意义的差异。以下是“bu”在不同音调下的发音及相应解释: 音调 发音 示例汉字 示例词语 第一声(阴平) bū 逋、庯、峬、…

    2024年12月20日
    2390
  •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如何展现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诗歌中的自信精神解析 一、李白的自信:时代与个人特质的融合 李白的自信既源于盛唐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也与其个人天赋和经历密不可分。唐代科举制度为寒门士子提供了上…

    2025年4月2日
    430
  • 曰怎么写?古文常用字书写教程

    “曰”字作为古文常用字,其书写方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艺术性。以下是从硬笔书写和古文字学角度提供的“曰”字书写教程: 一、硬笔书写方法 整体结构: “曰”字整体呈扁方形,上宽下窄,左…

    2024年11月2日
    8060
  • 《长相思》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长相思》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长相思》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爱人或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类诗歌通常以婉约、细腻的语言风格为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2025年3月12日
    1440
  • 什么的小鸟填词语?灵动/翩跹/啁啾——小鸟意象的诗意组合

    灵动/翩跹/啁啾——小鸟意象的诗意组合 引言 在文学创作中,小鸟常常被用作一种富有诗意的意象,象征着自由、灵动和生命力。通过对小鸟的描绘,作家们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

    2025年3月16日
    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