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出自哪首诗句?

“洗尽铅华”出自哪首诗句?

“洗尽铅华”出自哪首诗句?

一、诗句出处考据

“洗尽铅华”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而是化用自宋代词人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中的名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其中,“铅华”一词最早见于《文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指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苏轼词中虽未直接使用“洗尽铅华”,但通过“冰肌玉骨”“素手”等意象,传递了褪去雕饰、返璞归真的意境,后世由此衍生出“洗尽铅华”的用法。

二、文学演变与核心含义

1. 原始意象
“铅华”象征外在修饰,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铅华不御得天真”,强调天然之美。
2. 哲学升华
宋代文人将“洗尽铅华”提升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万事从今足,青山洗我尘”。

重点内容:这一短语的文学价值在于从具象化妆抽象人生境界的跨越,成为中华文化中“返璞归真”的经典表达。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张艺谋电影《影》

视觉呈现:全片采用黑白水墨色调,洗尽铅华的色彩处理象征权力争斗中人性的剥离。
台词引用:剧中台词“褪去五色,方见本真”直接呼应这一理念。

案例2:品牌营销中的文化借用

某护肤品广告以“洗尽铅华,重现素肌之美”为 slogan,巧妙转化古典意象,传递产品“天然无添加”的卖点。

四、常见误用辨析

– 错误案例:有文章称“洗尽铅华”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实为混淆。该词写愁绪,并无相关表述。
重点内容:准确使用需结合原典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五、结语

“洗尽铅华”虽非原句,但其文化基因可溯至苏轼对“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追求。理解这一短语,需把握其从物质层面(妆容)到精神层面(境界)的升华,方能在现代语境中准确运用。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楚庄王伐陈,这段历史有何故事?

    楚庄王伐陈:历史背景与故事解析 一、历史背景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是春秋时期楚国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位列”春秋五霸”。在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

    2025年4月2日
    940
  • 毛延寿是怎么画王昭君的,有何独特之处?

    毛延寿是西汉时期的宫廷画师,他因为给王昭君画像的事件而闻名。关于他是如何画王昭君的,以及其中的独特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画像的背景与动机 宫廷选妃制度:西汉元帝时期,后宫…

    2024年12月27日
    1390
  • “funning”怎么读?英语单词发音指南!

    “funning”是一个英语单词,通常作为动词“fun”的现在分词形式出现,表示“开玩笑”或“取乐”的行为。下面我将为你提供这个单词的发音指南。 发音分解 开头音: “f”是一个辅…

    2024年12月25日
    2460
  • 敬亭山诗韵:最出名的五首敬亭山诗作

    敬亭山诗韵:最出名的五首敬亭山诗作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素有“江南诗山”之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诗篇,其中尤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最为著名。本文将介绍最出名的五首敬亭…

    2025年8月14日
    250
  • “寻除监察御史”的“寻”怎么翻译?

    在“寻除监察御史”这句话中,“寻”字的翻译是“不久”或“随即”。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久之后(或随即)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在这里,“寻”作为时间副词,表示某个动作或事件紧接着另一个动作或…

    2024年11月30日
    2440
  •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讲了什么故事?

    故事背景 1.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标题为“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主要讲述了梁山好汉雷横与白秀英之间的冲突,以及朱仝因误失小衙内而被逼上梁山的故事。2. 这一回的…

    2025年3月6日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