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出自哪首诗句?

“洗尽铅华”出自哪首诗句?

“洗尽铅华”出自哪首诗句?

一、诗句出处考据

“洗尽铅华”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而是化用自宋代词人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中的名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其中,“铅华”一词最早见于《文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指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苏轼词中虽未直接使用“洗尽铅华”,但通过“冰肌玉骨”“素手”等意象,传递了褪去雕饰、返璞归真的意境,后世由此衍生出“洗尽铅华”的用法。

二、文学演变与核心含义

1. 原始意象
“铅华”象征外在修饰,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铅华不御得天真”,强调天然之美。
2. 哲学升华
宋代文人将“洗尽铅华”提升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万事从今足,青山洗我尘”。

重点内容:这一短语的文学价值在于从具象化妆抽象人生境界的跨越,成为中华文化中“返璞归真”的经典表达。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张艺谋电影《影》

视觉呈现:全片采用黑白水墨色调,洗尽铅华的色彩处理象征权力争斗中人性的剥离。
台词引用:剧中台词“褪去五色,方见本真”直接呼应这一理念。

案例2:品牌营销中的文化借用

某护肤品广告以“洗尽铅华,重现素肌之美”为 slogan,巧妙转化古典意象,传递产品“天然无添加”的卖点。

四、常见误用辨析

– 错误案例:有文章称“洗尽铅华”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实为混淆。该词写愁绪,并无相关表述。
重点内容:准确使用需结合原典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五、结语

“洗尽铅华”虽非原句,但其文化基因可溯至苏轼对“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追求。理解这一短语,需把握其从物质层面(妆容)到精神层面(境界)的升华,方能在现代语境中准确运用。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静夜思怎么写?古诗书写教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文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下是根据…

    2024年10月28日
    2720
  • 远上寒山石径斜怎么读才正确?

    关于“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读音,存在古音和今音的区别。 古音读法 在古代,“斜”字通常读作“xiá”,以保持诗句的押韵和平仄。这种读法在一些传统的诗词朗诵或研究中仍被采用,以体现古诗…

    2024年11月20日
    1540
  • 人是万物之灵,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人是万物之灵:深刻含义与哲学反思 一、“人是万物之灵”的哲学内涵 “人是万物之灵”这一命题源于中西哲学传统,其核心在于强调人类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从古希腊的“理性动物”到中国儒家的…

    2025年4月2日
    350
  • 《小长干曲》的古诗应该怎么背诵?

    《小长干曲》是唐代诗人崔国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流畅,非常适合背诵。以下是一些背诵《小长干曲》的建议: 一、理解诗意 首先,需要理解《小长干曲》的诗意和意…

    2024年11月30日
    1090
  • 有哪些女孩名字是出自诗词的?

    出自诗词的女孩名字:典雅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一、诗词取名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优美意境和深刻哲理,使其成为取名的优质素材。从诗词中选取女孩名字,不仅能体…

    2025年3月29日
    550
  • 带有绵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绵延不绝?

    带有绵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绵延不绝?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其中,带有“绵”字的诗句,往往能够传达出一种绵延不绝的情感或景象…

    2025年3月13日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