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这个字出自哪里?探寻其字源

“猛”这个字出自哪里?探寻其字源

“猛”这个字出自哪里?探寻其字源

一、“猛”的字形演变与早期文献记载

“猛”最早见于小篆,由“犬”(犭)和“孟”组成,属形声字。其甲骨文与金文中尚未发现独立字形,但“犬”部在商周时期已广泛使用,暗示与动物特性相关。

重点内容
《说文解字》释为:“猛,健犬也。从犬,孟声。”强调其本义为健壮凶猛的狗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此处“猛”已引申为“严厉、刚猛”之人治手段,说明春秋时期词义扩展。

二、构字逻辑:形旁与声旁的分析

1. 形旁“犭”:象征与犬类动物相关,突出凶猛、敏捷的特性。
2. 声旁“孟”:既表音,亦隐含“初始、强大”之意(如“孟春”指春季首月)。

实际案例
汉代《急就篇》中“猛虎”一词,将“猛”与虎结合,强化其“威猛”意象,印证字形与词义的关联。

三、词义拓展与文化内涵

重点内容
武力勇猛:如《三国志·张辽传》“辽之猛锐,不可当也”。
自然界的强暴力量:如“猛风”“猛火”。
引申为副词:表程度,如“猛然醒悟”。

四、现代用例与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孟”声旁可能源自古代祭祀术语(如“孟牺”指大祭用的牲畜),但缺乏直接文献证据。主流观点仍以《说文解字》为本

结论

“猛”字从犬类凶猛本性出发,经语言发展涵盖人性、自然与抽象概念,体现汉字形义结合的独特智慧。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出自诗词的成语,你了解多少?

    出自诗词的成语,你了解多少? 一、成语与诗词的渊源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许多成语的源头可追溯至古代诗词。诗词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为成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据统计,超过10%的…

    2025年3月27日
    580
  • 和火有关的诗句,燃烧你的激情!

    和火有关的诗句,燃烧你的激情! 引言 火,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不仅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激发了无数诗人的灵感。本文将探讨与火有关的诗句,并分析这些诗句如何燃烧我们的激情…

    2025年3月22日
    1280
  • 狐假虎威怎么写?轻松掌握成语书写

    “狐假虎威”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指依仗别人的威势欺压人。下面是对“狐假虎威”四个字的书写指导,帮助您轻松掌握这个成语的书写: 狐 笔画顺序:撇、弯钩、撇、撇、撇、竖提、点、捺。 结…

    2024年10月26日
    3230
  •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诗歌解读:深度解析《静夜思》的意境与情感 #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当时李白旅居扬州,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促使…

    2025年4月6日
    440
  • 有哪些成语是出自春秋时期的?

    春秋时期成语溯源:经典案例解析 # 一、春秋时期成语的文化价值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成语形成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产生的成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蕴含…

    2025年3月29日
    750
  • 韩非子五蠹怎么读?轻松掌握读音

    韩非子五蠹的正确读音是hán fēi zǐ wǔ dù。下面我将详细解释每个字的读音和发音要点,帮助你轻松掌握。 一、读音分解 韩非子: 韩:hán,第二声。发音时,口腔半开,舌位…

    2024年10月2日
    1.1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