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字的出处及用法,详解在此

“准”字的出处及用法,详解在此

“准”字的出处及用法详解

一、“准”字的字形演变与出处

1. 字形溯源

“准”最早见于小篆,由“冫”(冰)和“隼”(短尾鸟)组成,本义与“水平测量”相关。《说文解字》释为:“准,平也。从水,隼声。”
*注:隶变后楷书写作“準”,简化字作“准”。*

2. 历史文献记载

《周礼·考工记》:“水地以县(悬),置槷以县,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谓之。”
*(古代用水平仪测量地面的记载)*
《汉书·律历志》:“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二、“准”的核心语义与用法

1. 现代汉语主要义项

| 义项 | 解释 | 示例 |
|——|——|——|
| 标准 | 衡量依据 | “准则”、“准绳” |
| 允许 | 许可 | “批准”、“不准入内” |
| 近似 | 接近但未达 | “准将”、“准妈妈” |
| 准确 | 精确无误 | “瞄准”、“准点到达” |

2. 重点语法功能

动词用法
“领导了他的请假申请。”(表许可)
形容词用法
“这份方案还处于正式版本。”(表近似)
名词用法
“以国际则为依据。”(表标准)

三、实际案例解析

1. 法律文书中的“准”

>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书摘录
> “经审理,予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离婚。”
> *(此处“准”体现司法权威性许可)*

2. 军事术语用例

“准尉”:介于军官与士官之间的军衔
“准军事组织”:具有部分军事特征的非正规武装

3. 日常生活误用纠正

❌ 错误用例:“我备明天开会资料。”
✅ 正确应为:“我备明天开会资料。”
*(此处应为“准备”,“准”单独使用不表“预备”义)*

四、文化延伸

“水准仪”:继承古义的专业测量工具
“准平原”:地理学术语,指近似平原的侵蚀地貌
“准噶尔盆地”:地名中保留的历史音译用法

总结:“准”字从测量工具的本义出发,逐步衍生出标准、许可、近似三层核心语义,在现代汉语中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与语用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墙诗有哪些展现墙内墙外之景?

    墙诗的艺术表现:墙内墙外之景的多元呈现 一、墙诗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墙诗,指以“墙”为意象或载体的诗歌创作,既包含物理空间的隔阂,也隐喻社会、文化的边界。其历史可追溯至《诗经》中的“…

    2025年4月4日
    170
  • 何处不相逢,人生真的处处有缘分吗?

    何处不相逢:人生真的处处有缘分吗? 一、缘分的哲学内涵与科学解释 缘分在东方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神秘的联结,强调人与人之间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相遇。从哲学角度看,道家认为”缘…

    2025年4月2日
    210
  • 蒸藜炊黍饷东菑怎么读?古文发音指南

    “蒸藜炊黍饷东菑”的正确读音为zhēng lí chuī shǔ xiǎng dōng zāi。以下是根据古文发音特点提供的发音指南: 发音要点 蒸(zhēng):第一声,发音时声…

    2024年11月27日
    1420
  • 刘禹锡《秋词》的赏析及背景

    刘禹锡《秋词》的赏析及背景 1.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秋词》是他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2025年3月8日
    510
  • “中流击楫”彰显的是何种精神?

    “中流击楫”彰显的是何种精神? 一、典故溯源与内涵解析 “中流击楫”典出《晋书·祖逖传》,东晋名将祖逖率军北伐渡江时,于长江中流以船桨击水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2025年3月30日
    190
  • “黄鹄”怎么读?鸟类名称发音教学!

    “黄鹄”的正确读音是huáng hú。下面是对“黄鹄”这一鸟类名称的详细发音教学及相关信息介绍: 一、发音教学 黄(huáng): 声调:第二声,发音时声音由低到高,音调较轻。 发…

    2024年11月12日
    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