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字的含义及出处,你知道吗?

“茜”字的含义及出处,你知道吗?

“茜”字的含义及出处,你知道吗?

# 一、“茜”字的基本含义

“茜”(拼音:qiàn或xī)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指代植物:读作“qiàn”时,指茜草(Rubia cordifolia),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作红色染料,古代常用于染布或入药。
2. 用作人名或音译:读作“xī”时,多用于人名(如“茜茜公主”)或音译外来词(如“茜素红”)。

重点内容:茜草在古代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红色染料被称为“茜红”,是丝绸和布匹染色的主要原料之一。

# 二、“茜”字的出处与历史渊源

## 1. 文字学考据

“茜”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归为“艸部”(草字头),释义为“茅蒐也”(即茜草)。其字形由“艹”(草)和“西”(表音)组成,体现形声字的特点。

## 2. 古代文献记载

《诗经·郑风》中有“茹藘在阪”的记载,“茹藘”即茜草,说明其早在先秦时期已被利用。
《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茜草的药用价值:“茜根,凉血活血,治吐衄诸血。”

重点内容:茜草在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古罗马人称其为“Rubia”,成为西方重要的红色染料来源。

# 三、实际案例:茜草的文化与经济影响

## 1. 古代染色工艺

唐代宫廷服饰的“绛纱袍”即用茜草染制,因其色泽鲜艳且不易褪色,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

## 2. 现代应用

医药领域:茜草提取物(如茜草素)用于抗炎、抗癌药物研发。
文化符号:日本传统色“茜色”(あかねいろ)即源于茜草染出的红橙色,常用于和服设计。

重点内容:2016年,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茜草基因组,为其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 四、结语

“茜”字承载了从植物学到文化的多重意义,既是古代工艺的见证,也是跨文明交流的缩影。其历史与实用价值,至今仍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延续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李商隐写的诗还有哪些未被发掘的瑰宝?

    李商隐诗歌中的未发掘瑰宝:探索与发现 一、李商隐诗歌的现存研究与未解之谜 李商隐(约813—858年)是晚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诗以隐晦朦胧、用典精深著称。目前学界对其《无题》…

    2025年4月4日
    180
  • 疏有哪些诗展现疏朗之韵?

    疏朗之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体现 一、疏朗之韵的审美内涵 疏朗之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表现为语言简洁、意象疏阔、意境空灵,给人以明朗通透之感。其核心在于“以少胜多”,通过留…

    2025年4月4日
    130
  • “鄙拙”怎么读?学会这个谦辞发音!

    “鄙拙”读作bǐ zhuō。 发音指南: 鄙(bǐ): 声母:b,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从口腔中喷出,声带振动。 韵母:ǐ,发音时口形半开,舌面前部隆起,舌尖抵住下齿…

    2024年12月16日
    1190
  • 游子吟孟郊,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母爱之情?

    游子吟孟郊: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母爱之情? # 一、诗歌背景与内容概述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

    2025年4月2日
    520
  •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哪些雄浑壮阔?

    王昌龄边塞诗的雄浑壮阔之美 一、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诗人,与高适、岑参并称”边塞诗派三大家”。其边塞诗以雄浑壮阔的意境…

    2025年4月4日
    320
  • “臧”字的来源及含义详解

    “臧”字的来源及含义详解 一、字形演变与来源 “臧”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汉字,其字形演变可追溯至甲骨文和金文阶段。1. 甲骨文:早期字形由“臣”(象征奴隶)和“戈”(武器)组成,…

    2025年3月30日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