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籁”这个字出自哪里?

“籁”这个字出自哪里?

“籁”这个字出自哪里?

一、“籁”的字源与早期文献记载

“籁”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典籍《庄子·齐物论》,其中提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此处的“籁”指自然界或人为发出的声音,是汉字中最早明确记载该字的文献之一。

1. 《庄子》中的“三籁”理论

《庄子》将声音分为三类:
天籁:自然无为的宇宙之声(如风声、雨声)。
地籁:通过大地孔穴发出的声音(如山谷回声)。
人籁:人类用乐器(如箫笛)创造的声音。
重点内容:这一分类奠定了“籁”作为声音美学的哲学基础,对后世文学、音乐影响深远。

二、字形演变与构造分析

“籁”为形声字,由“”(形旁,与乐器相关)和“”(声旁)组成,本义与竹制乐器(如排箫)有关。
甲骨文/金文:未发现独立字形,推测为秦汉后定型。
《说文解字》:收录“籁”,释为“三孔龠也”(一种多管竹乐器),印证其乐器属性。

三、实际案例:文学与音乐中的“籁”

1. 文学作品

唐代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长啸”暗合“人籁”与“天籁”交融的意境。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化用《庄子》思想,将“籁”扩展为自然与心灵的共鸣

2. 传统音乐

南音“洞箫”:福建南音中的洞箫演奏,被称为“九孔籁”,直接继承“籁”的乐器内涵。
古琴曲《流水》:模拟山水之声,体现“天籁”与“人籁”的结合。

四、现代引申义与使用

今日“籁”仍保留原义,并衍生出:
“万籁俱寂”(形容极静,出自《昭明文选》)。
“天籁之音”(赞美纯净自然的歌声或乐声,如歌手周深被誉“天籁嗓音”)。

重点内容:从哲学概念到艺术符号,“籁”的演变反映了汉语形音义结合的独特魅力。

结语

“籁”源于《庄子》,兼具形声字的构造智慧与声音哲学的深度,其案例贯穿古今,成为中华文化中“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象征。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气喘吁吁的拼音怎么写?

    “气喘吁吁”的拼音为qì chuǎn xū xū。以下是关于这个拼音的详细解释: 拼音分解 qì:对应汉字“气”,表示呼吸的气息。 chuǎn:对应汉字“喘”,表示急促地呼吸。 x…

    2024年11月20日
    5380
  • 《世说新语》主要内容概述

    《世说新语》主要内容概述 一、《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录了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名士的言行轶事。全书共分为36门,涵盖了德行、言语…

    2025年3月9日
    2530
  •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如何理解?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社会现象与行为逻辑的深度解析 1. 核心概念解析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一句中国俗语,直译为“表达需求更强烈的个体更容易获得资源”。其本质揭示了以下社会规则:&#…

    2025年4月2日
    1310
  • 姓肖怎么读?常见姓氏发音详解!

    姓肖的读音有两种情况: 作为姓氏:读作Xiāo。例如,“肖邦”、“肖战”等。 其他情况:读作Xiào。例如,“肖像”、“肖像画”、“惟妙惟肖”等词语中的“肖”均读作Xiào。 此外…

    2024年12月23日
    4090
  • “April 2nd”用英语怎么读才标准?

    “April 2nd”用英语的标准发音是 /ˈeɪprəl sɛkənd/。 下面是对这两个单词发音的详细分解: April: 发音为 /ˈeɪprəl/。 注意这里的“A”发音为…

    2024年12月22日
    2620
  • “砉然向然”中的“然”怎么翻译?

    “砉然向然”这句古文中的“然”,在这里作为助词,主要用来表示某种声音或状态的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样子”或“……的声音”。因此,“砉然向然”可以翻译为“哗啦一声,随即(发…

    2024年12月27日
    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