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栀”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栀”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一、“栀”字的文献溯源

“栀”字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于“木部”,释义为“木实可染”。这是目前可考的汉字系统中对该字的最早书面记载。
关键证据
– 《说文解字·木部》:“栀,黄木可染者。从木,卮声。”
– 汉代《神农本草经》虽记载栀子药用价值,但用“卮”通假,未直接使用“栀”字。

二、先秦时期的潜在关联

尽管字形未明确出现,但考古发现暗示“栀”所指植物(栀子)的早期应用:
马王堆汉墓帛书(西汉初年)中记载“支子”入药,学界普遍认为即“栀子”的早期写法。
– 《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千亩卮茜”,其中“卮”可能指代栀子(茜为另一染料植物),反映其经济价值。

三、字形演变的语言学证据

“栀”为形声字,其演变路径清晰:
1. 声符来源:上部“卮”(zhī)为古代酒器,既表音也隐含“圆形果实”的意象(栀子果实呈卵圆形)。
2. 形符强化:东汉后“木”部定型,突出其植物属性,与通假字“卮”区分。
案例对比
– 战国楚简中用“枳”表示栀子(如包山楚简),说明同音假借现象普遍。
– 唐代《新修本草》明确使用“栀子”,字形与今完全相同。

四、结论:文字与实物的时空交错

“栀”作为规范字形虽定型于东汉,但其所指植物在先秦已广泛利用。这种“名物分离”现象体现了:
– 早期文字记录滞后于实际应用
植物经济价值(染料、药材)推动文字专门化
– 从通假(卮、支)到专字(栀)的汉语词汇精密化进程

(注:标红部分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学术观点或核心证据)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从军行是一首什么诗?边塞诗中的家国情怀与战争意象

    从军行是一首什么诗?边塞诗中的家国情怀与战争意象 引言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属于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和对战…

    2025年3月19日
    1410
  •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哪部名著?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哪部名著? 一、故事出处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该小说由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所著,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的长篇章回体小…

    2025年3月29日
    280
  • 夏天泡温泉的诗句,享受独特的清凉!

    夏天泡温泉的诗句,享受独特的清凉! 引言 夏天泡温泉,听起来似乎与炎热的季节格格不入,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温泉不仅能舒缓身心,还能在炎炎夏日中带来一丝清凉。本文将探讨夏天…

    2025年3月22日
    370
  • 邅怎么读?发音全攻略

    “邅”的正确读音是zhān。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发音全攻略,帮助你准确掌握这个字的发音。 发音全攻略 声母发音: “邅”字的声母是“zh”,这是一个舌尖后音,发音时需要舌尖…

    2024年10月6日
    1420
  • “穗”怎么读?轻松掌握这个常用字!

    “穗”这个字读作suì。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发音指南,帮助你轻松掌握这个常用字的正确发音: 发音指南 声母:s 发音时,舌尖应抵住上齿背,然后留出一道窄缝,让气流从这道窄缝中轻轻挤出来…

    2024年12月16日
    2690
  • ski怎么读?冬季运动词汇发音指南!

    “ski”是一个冬季运动词汇,意为“滑雪”或“滑雪板”。以下是关于“ski”发音的详细指南: 发音指南 音标: 英式发音:[skiː] 美式发音:[skiː] 或 [skɪ](在美…

    2024年12月10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