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源自何处?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源自何处?

舍本逐末:成语溯源与内涵解析

一、成语出处

舍本逐末”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上农》,原文为:“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此处“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强调轻视农业(根本)而追求工商业(枝节)的危害。

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进一步阐释:“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将这一概念深化为忽视根本、追逐次要的普遍性社会问题。

二、核心释义

:事物的根本、核心(如农业、基础、本质)。
:枝节、表象(如工商业、形式、表面功夫)。
成语批评主次颠倒的行为,强调解决问题需抓住关键。

重点内容:该成语的哲学基础与儒家“务本”思想(《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脉相承。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企业管理

某科技公司过度投入营销(末),却忽视产品研发(本),导致短期流量增长后因质量差口碑崩塌。重点内容:这正是“舍本逐末”的典型表现——用次要手段替代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案例2:教育领域

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末),压缩德育、体育课程(本),结果学生高分低能,心理问题频发。这与《吕氏春秋》中“不令则不可守”的警示高度吻合。

四、延伸思考

现代社会中,“舍本逐末”现象更隐蔽:
– 个人:沉迷社交媒体的“人设经营”(末),忽视真实能力提升(本)。
– 政策:追求GDP增速(末),牺牲生态环境(本)。

重点内容:解决之道在于回归“本末有序”的思维,如《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五、结论

“舍本逐末”从农耕文明的经济批判,演变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警示。其价值在于提醒人们:任何领域的发展,都必须以巩固根本为前提,否则终将如《汉书》所言——“奸邪不可禁”,陷入系统性危机。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史记中有哪些名言流传至今?

    《史记》中的传世名言及其影响 一、引言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历经两千余年传承,至今仍…

    2025年3月30日
    1010
  • 奕绘在诗词创作上有哪些特色?

    奕绘诗词创作的艺术特色 1. 奕绘(1799-1838),清代著名词人,其诗词创作以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据统计…

    2025年3月4日
    1330
  • 此夜难为情,背后有何故事?

    引言 1. 夜晚,常常是人们情感最为丰富的时刻。无论是孤独、思念,还是喜悦与悲伤,夜晚似乎总能放大这些情绪。那么,为什么“此夜难为情”?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本文将从心理学、文…

    2025年3月3日
    1260
  • 古诗词精选中,哪些诗句最适合表白?

    引言 1.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情感,也为现代人提供了表达爱意的独特方式。在表白时,选择一句经典的古诗词,既能展现文化底蕴,又能传递深情厚谊。2. 根据《…

    2025年2月28日
    1580
  • “白日依山尽”的依字作何解释?

    白日依山尽的“依”字作何解释? 引言 “白日依山尽”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其中,“依”字的解释一直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2025年3月12日
    590
  • Jieun怎么读?韩语人名发音教学!

    “Jieun”是一个韩语人名,通常由两个音节组成。虽然它可能看起来与某些汉语拼音相似,但请注意,韩语的发音规则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是对“Jieun”这个韩语人名的发音教学: 发…

    2024年12月23日
    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