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桉”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桉”字最早出现在哪里?——汉字源流考据

一、“桉”字的文献首现

“桉”作为木本植物名称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约成书于739年)中记载:“桉树生南海山谷,叶似油麻,花黄,子如楝实。”这是目前可考的最早将“桉”与特定植物相关联的文字记录。

重点内容:唐代以前,“桉”字多作他用,如汉代《说文解字》未收录此字,南北朝《玉篇》仅注音“安”而无释义,说明其植物学含义尚未定型。

二、早期用字演变案例

1. 汉代简牍中的假借用法
居延汉简(公元前1世纪)中出现“桉”字,但用作“案”的通假字,如“桉验文书”,与植物无关。这印证了早期“桉”字的非专属性。

2. 南北朝异体字现象
《宋书·符瑞志》载“桉枝连理”,此处“桉”可能指某种枝条,但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案”的异体写法,反映了用字混乱期。

三、植物学定名的关键时期

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1815年)中明确区分:“今人谓桉柳为桉树,乃新附之俗名。”说明至迟在18-19世纪,“桉”已专指特定树种。澳大利亚桉树(Eucalyptus)的中文译名即源于此传统命名。

案例对比
– 唐代《酉阳杂俎》称南洋植物为“庵罗树
– 明代《瀛涯胜览》记作“俺拔儿木
可见“桉”字定名前存在音译过渡阶段。

四、结论:字义演变的三个阶段

1. 先秦至汉:未见于典籍
2. 魏晋至唐:假借字→植物名过渡
3. 宋元以后专指桉属植物,并通过近代植物学著作(如《植物名实图考》)确立规范。

重点内容:现代植物学中的“桉”是典型的“古今字”案例,其专指性完成于明清时期,而字形本身可追溯至汉代简牍文书。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诗经有哪些诗展现了古代风情?

    《诗经》中展现古代风情的诗篇研究 一、引言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国风》部分尤其生动地展现了…

    2025年4月4日
    250
  •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如何表达深情?

    元稹的深情表达:从“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唐代诗人的情感艺术 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情感内核 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千古绝唱,这两句诗通过极…

    2025年4月2日
    360
  • izess怎么读?揭秘这个英文词汇的发音!

    “izess”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标准英语单词,它可能是某种拼写错误、专业术语、特定领域内的缩写或是一个不常见的单词变体。然而,我们可以尝试根据英语发音的一般规则来推测其可能的发…

    2024年12月21日
    1210
  • 古诗陶者,诗中陶者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古诗《陶者》中陶者形象的象征意义分析 一、引言 古诗《陶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陶者的艰辛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民的苦难。陶者形象不仅是劳动者的缩影,更承…

    2025年4月2日
    290
  • 呿怎么读?发音全解析

    “呿”字是一个汉语生僻字,其读音为qū。以下是对“呿”字发音的全解析: 发音要点 声母:“呿”字的声母是“q”,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紧贴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爆发而出,形成清…

    2024年10月13日
    2660
  • 是一首什么诗?

    诗歌类型判定: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 一、诗歌类型判定的核心要素 判定一首诗的类型需综合以下重点内容:1. 形式特征(格律、押韵、分行等)2. 主题内容(抒情、叙事、哲理等)3. 历史…

    2025年4月6日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