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字的出处及意义是什么?

“诲”字的出处及意义是什么?

“诲”字的出处及意义解析

一、“诲”字的字形与出处

1. 甲骨文与金文溯源

“诲”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𠮧),由“言”(讠)与“每”组成。金文(西周中期)延续此结构,“言”部强调语言传递“每”部既表音亦隐含“反复”之意。《说文解字》明确记载:“诲,晓教也。从言,每声。”

2. 经典文献中的早期用例

– 《尚书·说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记载商王武丁接受贤臣傅说的教导。
– 《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体现古代教育中“物质供养”与“精神教导”的并重。

二、“诲”的核心意义演变

1. 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系统性教导(如《论语·述而》“诲人不倦”)
引申义
– 特指道德教化(《孟子·告子》“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 隐含反复叮咛的特性(《周易·系辞》“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2. 古今用法对比

| 古代用法 | 现代用法 |
|—————-|———————–|
| 君主纳谏(纳诲) | 教师职业(诲人不倦) |
| 宗教训导(圣诲) | 家庭教育(谆谆教诲) |

三、实际案例解析

1. 历史典故:孔子“诲由知德

《论语·雍也》记载,子路问君子之道,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此处“诲”体现因材施教:对性格急躁的子路,强调“敬”的克制作用。

2. 现代应用:教育心理学视角

研究表明,有效教诲需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教师讲解数学定理时:
– 低效做法:直接告知结论(“诲”变为单向灌输)
高效做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符合“诲”的互动本质)

四、文化内涵探析

“诲”与“教”的差异
– “教”侧重知识传递(《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诲”更强调价值观塑造(《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的“教”实际指“诲”)

> 结论:从甲骨文的“言传身教”到现代的“素质教育”,“诲”始终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教化”的深层理解——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生命影响的完整过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古老与现代碰撞的诗句,如何展现这种对比?

    古老与现代碰撞的诗句:如何展现这种对比? 引言 在文学创作中,古老与现代的碰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通过形式、语言和意象的巧妙运用得以展现。本文将探讨如何通…

    2025年3月9日
    880
  • 剞劂怎么读?雕刻工具名称发音指南!

    “剞劂”的读音为jī jué,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用来指代雕刻用的弯刀或曲刀。以下是关于“剞劂”的详细发音指南和相关信息: 发音指南 音节划分:“剞劂”是一个双音节词,应划分为“剞…

    2024年12月11日
    3160
  • “径进以啄”的“以”字怎么翻译?

    在“径进以啄”这个短语中,“以”字作为连词,主要起到连接前后两个动作或状态的作用。在这里,“以”可以翻译为“而”或者“接着”,用来描述动作之间的连贯性或顺序性。因此,“径进以啄”可…

    2024年11月30日
    2210
  • 相识一年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缘分与珍惜?

    相识一年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缘分与珍惜? 引言 相识一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一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欢笑与泪水,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乐。如何用诗句来描绘这份难得的缘分与珍惜?本文将…

    2025年3月10日
    520
  • 为万世开太平,归来仍是少年心?

    引言 1.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在追求个人成功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2. 本文将通过分析…

    2025年2月28日
    390
  • “/bi:/”怎么读?英语音标发音教程!

    音标“/bi:/”在英语中通常用于标注字母B的字母名发音。下面是这个音标的发音教程: 一、发音步骤 声母/b/的发音 发音方法:双唇紧闭,然后迅速分开,使气流从口腔中爆破而出,但声…

    2024年12月17日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