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出自哪里?在网络中的用法

“梗”出自哪里?在网络中的用法

“梗”出自哪里?在网络中的用法

一、“梗”的词源与演变

“梗”最初来源于汉语方言,尤其是粤语和闽南语中的“哏”(gén),意为“笑点”或“桥段”。早期相声、喜剧表演中常用“哏”指代幽默的台词或情节。由于输入法误打,“哏”逐渐被写作“梗”,并在网络传播中固定下来。

关键演变节点
– 2000年代初:台湾综艺节目和BBS论坛(如PTT)广泛使用“梗”代指搞笑桥段。
– 2010年后:大陆网络社区(如贴吧、微博)接纳并扩展其含义,成为网络流行文化的核心词汇。

二、“梗”在网络中的用法

1. 作为文化符号

梗是网络群体共享的“暗号”,通过特定词汇、图片或视频传递多层含义。例如:
“真香”:出自《变形计》王境泽的台词,形容“打脸”行为。
“蚌埠住了”:谐音“绷不住了”,表示情绪失控(笑或哭)。

2. 作为创作素材

梗常被二次创作,形成病毒式传播:
“蜜雪冰城主题曲”:用户改编歌词、制作鬼畜视频,推动品牌出圈。
“退退退”:源自大妈吵架视频,被网友用于抵制负面事物。

3. 作为社交货币

使用梗能快速建立群体认同
– 弹幕文化(如“前方高能”“爷青回”);
– 表情包(如“熊猫头”“黑人问号”)。

三、案例分析:“绝绝子”的爆火

1. 起源:2020年从小红书美妆博主口头禅扩散,搭配“yyds”(永远滴神)使用。
2. 传播
– 正面:夸赞食物、穿搭的万能句式;
– 负面:过度使用引发语言贫乏争议。
3. 现象本质:反映网络语言追求简洁化、情绪化的特点。

四、总结

梗是网络时代的文化速记符号,其生命力取决于群体的创造力与传播力。理解梗的用法,本质是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逻辑与亚文化认同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诗的体裁有哪些种类繁多?

    诗的体裁有哪些种类繁多?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其体裁种类繁多,涵盖了不同文化、时代和风格。以下是对主要诗体的分类及实际案例解析。 — 一、按形式分类 1. 格律诗 …

    2025年4月4日
    850
  • enjoyable怎么读?英语词汇发音

    “enjoyable”是一个英语词汇,形容某事物令人愉快或享受。以下是“enjoyable”的发音指南: 发音音标 英式发音:/ɪnˈdʒɔɪəbl/ 美式发音:/ɪnˈdʒɔɪə…

    2024年12月14日
    2800
  • 相逢有关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相逢有关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引言 相逢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瞬间之一,它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回忆。“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

    2025年3月22日
    1120
  • 来如春梦秋水寒,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何解?

    来如春梦秋水寒,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何解? 引言 “来如春梦秋水寒,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一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感悟。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探讨这一诗句的深层含义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

    2025年3月9日
    1270
  • 《在狱咏蝉并序》的深层含义

    《在狱咏蝉并序》的深层含义 引言 《在狱咏蝉并序》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中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咏蝉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对自由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

    2025年3月9日
    1400
  • 有哪些自造诗展现个性风采?

    自造诗如何展现个性风采:创作技巧与案例分析 一、自造诗的核心价值 自造诗(或称原创诗歌)是个人情感、思想与审美观的直接表达,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框架,通过独特的语言、意象和节奏展现作…

    2025年4月4日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