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这个字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什么?

“邈”这个字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什么?

“邈”字在古文的用法考析

# 一、“邈”字的基本释义

“邈”(miǎo)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远也”,本义指空间或时间上的遥远。其字形从“辵”(辶)部,暗示与行走、距离相关的含义。

重点内容:该字在古汉语中具有双重属性——既可表空间距离的辽远,又能喻指时间跨度的久长

# 二、核心用法分类

# 1. 空间距离的描写

重点内容:常见于山水游记、边塞诗中,通过“邈”构建苍茫寥廓的意境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南山之逸气,临清流而赋诗”
– 李白《古风》:“然不可攀,谁测天地心”

# 2. 时间维度的表达

多用于历史追溯或人生感慨,强化时间纵深

– 陆机《叹逝赋》:“矣终古,遐哉逸光”
– 《晋书·王羲之传》:“若山河”(形容逝者如山河般永隔)

# 3. 抽象概念的延伸

重点内容:衍生出“超脱世俗”“难以企及”的哲学意味。

– 嵇康《琴赋》:“隆崇以极壮”(形容琴音超越凡响)
– 苏轼《赤壁赋》:“沧海之一粟”(异体字用法)

# 三、典型语境分析

# 案例1:空间描写范式

《楚辞·九章·悲回风》:“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标红解析:通过“邈”与“蔓蔓”叠加,强化了山川连绵无尽的视觉张力,王逸注曰“远貌”。

# 案例2:时间隐喻范例

江淹《别赋》:“然天末,暂游万里”
标红解析:将离别的时间感转化为空间化的永恒意象,钱钟书《管锥编》指出此为“时空互化”修辞。

# 四、语义演变轨迹

| 时期 | 主要用法 | 典型文献 |
|——|———-|———-|
| 先秦 | 纯空间距离 | 《诗经》《楚辞》 |
| 汉魏 | 时间隐喻增强 | 《汉书》《古诗十九首》 |
| 六朝 | 抽象哲理化 | 《世说新语》《文心雕龙》 |

重点内容:至唐代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语义升华,杜甫“与圣贤期”已具精神追求内涵。

# 五、特殊修辞现象

存在“邈邈”“渺邈”等叠用形式,如:
– 《诗经·鲁颂》:“邈邈昊天”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渺邈遗世”

标红提示:这类复沓结构往往产生韵律强化情感递进的双重效果。

# 结语

“邈”字的语义网络呈现由实向虚的认知迁移,从最初的地理空间指涉,逐步发展为承载中国人时空观、宇宙观的重要语符。其在骈文中的对仗运用(如“远”对“幽深”),更体现了汉语以单字构境的美学传统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耄耋”的怎么读?轻松掌握这个词汇发音!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年纪非常大的人,特别是指八九十岁的高龄。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其发音却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轻松掌握它的发音吧! “耄耋”的拼音 耄:拼音为 …

    2024年12月16日
    1.1K0
  • 写树的诗有哪些形象描绘?

    写树的诗有哪些形象描绘? 一、树木的自然形态描绘 在诗歌中,树木的自然形态是最常见的描绘对象,诗人通过细致观察,捕捉树木的枝干、树叶、根系等特征,赋予其艺术美感。– 枝…

    2025年4月4日
    730
  • “采薇”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采薇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引言 《采薇》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出自《诗经·小雅》。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更因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

    2025年3月23日
    820
  • 刘诗诗2025新歌速递:哪些作品展现了歌手诗诗的蜕变?

    刘诗诗2025新歌速递:哪些作品展现了歌手诗诗的蜕变? 引言:从演员到歌手的多元突破 刘诗诗作为影视圈的实力派演员,近年来在音乐领域的尝试备受关注。2025年,她以歌手身份推出多首…

    2025年4月27日
    700
  • 军帖怎么读?古代军事术语发音

    “军帖”读作jūn tiě。以下是对“军帖”发音的详细解析及其在古代军事术语中的含义: 发音解析 jūn: 这是一个声母为“j”的音节,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顶住硬腭前部,形成阻塞,…

    2024年12月14日
    5640
  • 雊鹆怎么读?鸟类名称发音不再难!

    雊鹆的读音是gòu yù。 解释 雊:这个字在这里通“鸜”,读音也是gòu。它除了作为“雊鹆”的一部分外,还有野鸡叫的意思。 鹆:读音yù,是鸟类的一种,与“鸜”组合成“鸜鹆”,即…

    2024年12月23日
    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