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汉宫传蜡烛,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日暮汉宫传蜡烛,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日暮汉宫传蜡烛:诗句场景解析与历史意蕴

# 一、诗句原文与出处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该诗全文为: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 二、场景描绘与意象分析

## 1. 时空背景设定

时间维度:寒食节傍晚(古代寒食禁火三日)
空间定位:汉代宫廷(实为唐代宫廷的隐喻描写)

## 2. 动态场景还原

重点场景:黄昏时分,宫廷侍者手持蜡烛列队穿行,烛火如星点般在宫墙间流转。轻烟袅绕中,特制的宫廷蜡烛被优先赐予权贵之家,形成“灯火传递”的视觉链条

## 3. 多重意象解读

| 意象元素 | 象征意义 |
|———|———-|
| 传蜡烛 | 皇权恩宠的传递 |
| 五侯家 | 特权阶层的集中 |
| 轻烟散 | 政治影响的扩散 |

# 三、历史语境还原

## 1. 寒食节特殊礼制

重点制度:唐代《开元礼》明确规定,寒食期间唯皇宫与少数勋贵可破例用火。公元716年唐玄宗曾下诏:”凡勋戚大臣,皆许寒食日以蜡烛燃火“(《唐会要》卷二十九)。

## 2. 实际案例佐证

天宝年间记载:杨国忠府邸获赐”凤烛”二十支,烛体鎏金雕花(见《酉阳杂俎》)
考古发现: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银烛台,与诗句描写时期相符,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四、艺术表现手法

## 1. 诗画互证

宋代李公麟《汉宫传烛图》(现存摹本)生动再现了:
– 侍者鱼贯而行的队列组织
– 特制宫烛的防风设计
– 侯府门前的跪接仪式

## 2. 现代重构案例

2021年河南卫视《清明奇妙游》运用AR技术,以3D投影还原诗句场景:
– 动态展现烛火传递路径
– 实时烟雾粒子效果
– 建筑光影变化模拟

# 五、文学史意义

该句通过微观场景折射宏观政治,成为唐代宫怨诗的典型范式,其影响见于:
1.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
2. 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
3. 现代作家苏童《我的帝王生涯》的烛光意象运用

核心价值:以看似平常的宫廷生活细节,揭露了等级制度下的特权分配机制,实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升华。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诗有哪些要素构成诗意表达?

    诗有哪些要素构成诗意表达? 一、意象:诗意的视觉载体 意象是诗歌中通过具体物象传递抽象情感的核心元素。– 案例: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8…

    2025年4月4日
    220
  • 白居易是谁?他的诗词有何特色?

    白居易是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河南新郑,晚年定居洛阳,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白居易的诗歌以通…

    2025年3月23日
    230
  • 紫砂这种材质出自哪里?

    紫砂的起源与产地探究 # 紫砂的定义与特性 紫砂是一种独特的陶瓷原料,因其天然的双气孔结构而闻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附性,特别适合制作茶具。紫砂制品不仅实用,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025年3月29日
    380
  • 有哪些诗派代表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代表不同诗歌风格的主要诗派 # 1. 浪漫主义诗派 核心特征:强调情感表达、个人主义、自然崇拜与超验想象代表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英国):《水仙》以自然意象抒发心灵…

    2025年4月10日
    330
  •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洛阳纸贵”成语的出处及文化影响 一、成语出处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形容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导致纸张供不应求。其背景如下: – 左思与《三都赋》:西晋…

    2025年3月29日
    200
  • 是作为姓怎么读?姓氏发音不再纠结!

    “作”作为姓的读音较为少见,且可能因地域、方言等因素而存在差异。然而,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和权威资料,我们可以明确“作”作为姓氏时的正确读音。 在普通话中,“作”作为姓氏时,一般读作…

    2024年12月21日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