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虽非投笔吏,下一句是什么?

少小虽非投笔吏,下一句是什么?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代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少小虽非投笔吏”出自唐代诗人祖咏的《望蓟门》,下一句为“论功还欲请长缨”。这两句诗化用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非自幼习武,却渴望建功边疆的壮志。

重点内容
– 班超典故:东汉班超曾弃文从武,出使西域,留下“投笔从戎”的佳话。
– 终军典故:西汉终军主动请缨,以长缨缚南越王归汉,展现少年报国之志。

二、诗句的文学价值

祖咏通过对比“非投笔吏”与“请长缨”,凸显了唐代文人功名意识的转变。初盛唐时期,边塞诗常体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价值观,反映了当时尚武的社会风气。

案例
–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三、历史与现实意义

唐代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例如:
1. 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延续了这种紧迫的报国情怀。
2. 现代教育:许多高校将“请长缨”精神融入国防教育,鼓励青年参军或支援边疆。

重点内容
– 祖咏的诗句不仅是个人抒怀,更是盛唐精神的缩影。
– 当代青年在职业选择中,仍可借鉴这种“主动担当”的价值取向。

四、结语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唐代文人超越身份局限、追求家国理想的胸襟。这种精神至今仍能激励人们在各自领域中“请缨争先”。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緺字怎么读?发音不再困难

    “緺”字是一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含义,它有两种常见的读音。以下是“緺”字的发音指南,帮助您轻松掌握其发音: 一、基本读音及发音技巧 读音一:guā 发音技巧: 声母:g,发音…

    2024年11月19日
    3130
  • 德不孤必有邻,如何理解这句古语?

    引言 1.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是孔子的一句经典名言。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2.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的重要…

    2025年2月28日
    1410
  • “sumif”怎么读?函数发音指南!

    “sumif”是Excel中的一个条件求和函数,其正确发音为英 [sʌm ɪf] 美 [sʌm ɪf]。 以下是关于“sumif”发音的详细指南: 发音技巧 sum: 英音发音为[…

    2024年12月15日
    8360
  • 人中骐骥,如何理解这个成语?

    人中骐骥:成语解析与实际应用 # 一、成语释义 人中骐骥(拼音:rén zhōng qí jì)是一个褒义成语,意为“人群中的千里马”,比喻才能出众、卓尔不群的人。其中:&#821…

    2025年4月2日
    760
  • “诚哥”这个角色出自哪部动漫或游戏?

    关于“诚哥”角色的出处解析 #1 角色背景与出处 “诚哥”是动漫《School Days》(日在校园)中的男主角伊藤诚的昵称。该角色由日本游戏公司0verflow创作,最初出现在2…

    2025年3月30日
    1180
  • 端午节有哪些诗描绘节日盛景?

    端午节诗词中的节日盛景 一、端午节诗词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重要题材。诗词不仅记录了节日习俗,更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家国情怀的思考。这些作品通…

    2025年4月4日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