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时是什么意思?在古诗中如何运用?

昃时是什么意思?在古诗中如何运用?

昃时的含义及其在古诗中的运用

# 什么是昃时?

昃时是中国古代计时术语,指太阳偏西的时段,具体对应现代时间的午后1至3点(即未时)。该词源自《易经·丰卦》”日中则昃”的记载,形象描绘了太阳过中天后向西倾斜的自然现象。

重点内容:昃时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承载着古人”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常被用作生命盛衰、世事变迁的隐喻符号。

# 古诗中的昃时意象运用

# 1. 光阴流逝的象征

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通过昃时景象(斜阳)与归家意象的叠加,构建出时光流动的视觉画面。

重点内容:诗人常用昃时斜阳的物理特性,具象化表现不可逆的时间维度。

# 2. 人生暮年的隐喻

李商隐《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昃时成为生命晚期的经典喻体,灿烂与短暂并存的矛盾特质,精准对应人生暮年的复杂心境。

# 3. 政治衰微的暗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以昃时后渐暗的天象,隐射唐王朝的国运衰退,体现”诗史”的微言大义。

# 跨时代创作手法对比

| 时期 | 代表诗人 | 昃时运用特点 | 典型案例 |
|——–|———-|—————————-|——————————|
| 盛唐 | 王维 | 田园牧歌式的恬淡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
| 中晚唐 | 李商隐 | 个人化情感投射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 宋代 | 陆游 | 哲理化时间思考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重点内容:宋代诗人突破单纯的情景描写,将昃时意象提升至宇宙观层面,如杨万里”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哲学思辨。

# 现代创作启示

1. 时空压缩技巧:借鉴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通过昃时到黄昏的时间聚焦强化情感张力
2. 通感修辞:如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将视觉的昃时景象转化为听觉体验
3. 意象并置:参照马致远《天净沙》”夕阳西下”与”断肠人”的意象碰撞

掌握昃时意象的运用规律,可为当代诗词创作提供传统美学密码的激活路径。建议创作者实地观察午后三时的光影变化,结合”昃”字本身的倾斜字义,开发新的艺术表现可能。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清代的诗有哪些风格独特之作?

    清代诗歌的风格独特之作 清代诗歌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既有复古拟古的倾向,也有创新求变的探索。以下列举几种风格独特之作及其代表诗人与作品。 一、复古派:尊唐崇…

    2025年4月4日
    280
  • 关于西湖的诗有哪些描绘美景?

    关于西湖的诗有哪些描绘美景? # 一、西湖诗歌的历史背景 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从唐宋到明清,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了西湖的四季风光和人文底蕴。…

    2025年4月4日
    210
  • 关于苏轼的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苏轼诗歌的经典之作:艺术成就与文学价值 一、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兼具哲理…

    2025年4月4日
    120
  • 春诗有哪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春诗中的生机与活力:经典作品赏析 一、春诗如何表现生机与活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们常通过自然意象(如花草、鸟兽)、色彩对比(如绿、红、黄)和动态描写(如“飞”“舞”“生”)…

    2025年4月10日
    140
  • 黄鹄矶怎么读?地名发音指南

    “黄鹄矶”的正确发音是huáng hú jī。其中,“黄鹄”发音为“huáng hú”,指的是一种水鸟,形状像鹅但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在这里,“…

    2024年11月25日
    5410
  • 樊姬怎么读?历史人物发音指南!

    樊姬的读音是fán jī。 分字发音详解 樊:发音为fán,声调为第二声。发音时,唇齿微开,舌尖轻抵下齿背,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挤出,摩擦成音。 姬:发音为jī,声调为第一声。发音时…

    2024年12月23日
    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