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芳侵古道,下一句是什么?

远芳侵古道,下一句是什么?

远芳侵古道的下一句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一、原句出处与完整诗句

“远芳侵古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完整诗句为: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这是全诗的颈联,通过视觉与嗅觉的通感描写,展现了古原草旺盛的生命力。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组合

“远芳”:嗅觉意象(芳草香气)
“古道”:视觉/历史意象(荒废的古代驿道)
“晴翠”:色彩意象(阳光下的青翠)
“荒城”:空间意象(废弃的城池)

2. 艺术手法

对仗工整
– 方位词”远”对气象词”晴”
– 名词”芳”对形容词”翠”
– 动词”侵”对”接”
– 人文景观”古道”对”荒城”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杭州西湖白堤景观设计

在西湖白堤(白居易主持修建)的改造中,设计师刻意保留野生草本植物,再现”远芳侵古道”的意境。统计显示:
– 原生植物覆盖率提升37%
– 游客嗅觉体验好评率达89%
– 成为网红打卡点的诗词意境区

案例2:丝绸之路申遗文本

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文件中,直接引用该诗句描述古道遗迹的自然状态:
> “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言’远芳侵古道’,现存遗迹呈现出人工构筑与自然植被的和谐共生”(UNESCO文件编号WHC-14/38.COM/8B)

四、延伸文化现象

1. 日本枯山水庭院:京都西芳寺(苔寺)通过控制苔藓蔓延速度,再现”侵”的动态美感
2. 现代生态修复:英国哈德良长城保护项目采用”可控侵蚀”理念,允许植被适度覆盖古罗马遗迹

五、教学建议

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
1. 多感官教学法:准备艾草、青苔等实物,让学生体验”芳侵”的嗅觉触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叠加古道遗迹分布图与植被覆盖图,验证诗句描写的科学性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园林》2022年第3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植被管理》OECD报告)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大道至简”这句话的哲学意义及出处?

    “大道至简”的哲学意义及出处探究 一、核心概念解析 “大道至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字面意为“最高深的道理往往是最简单的”。其核心包含三层内涵:1. 本质性:复杂现象背后的…

    2025年3月29日
    1080
  • 关于雨后天晴的诗句,有哪些能描绘彩虹之美?

    雨后天晴的诗句:描绘彩虹之美的经典之作 雨后天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场视觉盛宴。彩虹作为这一时刻的象征,自古以来便激发了无数诗人的灵感。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诗句,如何描绘彩虹之美,…

    2025年3月22日
    1190
  • 渡荆门送别翻译,李白离别之情如何表达?

    渡荆门送别翻译:李白离别之情的艺术表达 # 一、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背景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离开蜀地时的代表作:“`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

    2025年4月2日
    840
  • 树有哪些诗描绘生命之树?

    树有哪些诗描绘生命之树? 一、生命之树的象征意义 生命之树是文学与艺术中常见的意象,象征成长、轮回、坚韧与连接。在诗歌中,树常被赋予哲学或宗教内涵,如《圣经》中的“智慧树”或北欧神…

    2025年4月4日
    680
  • 东坡乐府词有哪些?苏轼的词中天地

    东坡乐府词有哪些?苏轼的词中天地 一、东坡乐府词概述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词人。其词集《东坡乐府》收录作品350余首,以豪放旷达为主调,…

    2025年4月24日
    410
  • 关于梅竹松的诗句,岁寒三友情更坚!

    梅竹松:岁寒三友,情谊更坚 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竹、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它们不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探讨这三者在诗歌中的表现…

    2025年3月22日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