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杜甫,这首诗中有何忧国忧民之情?

登楼杜甫,这首诗中有何忧国忧民之情?

杜甫《登楼》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分析

一、诗歌背景与主旨

杜甫的《登楼》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微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将个人漂泊之悲与家国兴亡之痛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刻的忧国忧民情怀。

重点内容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开篇即点明“万方多难”的时代背景,诗人因国家动荡而“伤客心”,凸显其忧国之情。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以壮丽景色反衬世事无常,暗喻政权更迭战乱频仍

二、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

1. 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杜甫在诗中借古讽今,如“北极朝廷终不改”一句,表面歌颂唐王朝的稳固,实则暗含对朝廷腐败无能的批判。安史之乱后,吐蕃入侵长安,代宗出逃,诗人以“西山寇盗莫相侵”表达对外患的愤慨。

实际案例
–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陷长安,代宗仓皇东逃,杜甫在《春望》中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此诗情感一脉相承。

2. 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两句,借蜀汉后主刘禅暗讽当朝统治者昏庸,而百姓却仍为其立庙祭祀,体现诗人对民众愚忠的痛心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重点内容
–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目睹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亦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与《登楼》的忧民之情呼应。

三、艺术手法与情感升华

杜甫以宏大景象深沉历史感结合,如“玉垒浮云变古今”,将自然变迁与朝代兴衰类比,强化了忧国之情的厚重感。

实际案例
– 同时期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的狂喜,反衬《登楼》中“万方多难”的沉痛,体现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四、总结

《登楼》通过情景交融借古喻今,深刻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分裂民生凋敝的忧愤。其情感不仅是个人的感伤,更是士大夫责任意识的体现,成为唐代爱国主义诗歌的典范。

重点内容
– 杜甫的忧国忧民并非空泛口号,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如《三吏》《三别》直录民间苦难,与《登楼》的象征手法互补,共同构成其“诗史”特质。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牛鼻鲼怎么读?鱼类名称发音教学!

    牛鼻鲼的拼音为“niú bí fèn”,发音为“牛(niu2)鼻(bi2)鲼(fen4)”。以下是对牛鼻鲼的详细发音教学及相关介绍: 发音教学 “niú”: 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开,…

    2024年12月24日
    2600
  • 玷厥怎么读?含义是什么?

    “玷厥”的读音是 diàn jué。 关于“玷厥”的含义,它可能是一个特定名称,如历史人物名。在历史资料中,“玷厥”有时指“达头可汗”。此外,它并非一个常见的汉语词组或成语,因此没…

    2024年12月21日
    1150
  • 读26个字母怎么读?英语学习必备技能!

    读26个英文字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技能之一。以下是这些字母的发音及其一些发音要点(使用国际音标表示): A /eɪ/:发音类似“诶”的音,但注意要拉长并带点“哎”的感觉。 B /bi…

    2024年12月20日
    890
  • 六月怎么说?六月的别称及文化意蕴!

    “六月”在中文里直接指代一年中的第六个月。关于六月的别称及其文化意蕴,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别称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六月的别称 季夏: 含义: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 文…

    2024年11月15日
    3630
  • 犯愁怎么读?情感词汇发音教学!

    “犯愁”的正确读音为fàn chóu。以下是对这个情感词汇发音的详细教学: 发音解析 犯(fàn): 声母为“f”,发音时上齿接触下唇,形成缝隙,让气流从缝隙中摩擦而出,声带不振动…

    2024年12月21日
    670
  • “霓”字出自哪部文学作品或典籍?

    “霓”字的文学与典籍溯源 # 一、“霓”字的早期文献记载 “霓”字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其本义指雨后天空中与虹相伴的副虹(又称“副虹”),色彩排列与主虹相反。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人眼中…

    2025年3月30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