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张九龄,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思乡之情?

望月怀远张九龄,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思乡之情?

望月怀远张九龄: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思乡之情?

#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他的诗风清雅含蓄,尤以《望月怀远》最为人称道。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张九龄因政治斗争被贬荆州,月夜思乡之情成为创作核心。

# 二、诗歌文本解析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1. 关键意象解读

“海上生明月”:以壮阔的海上明月起笔,象征思念的普世性,暗含“千里共婵娟”的意境。
“天涯共此时”“共”字强化了空间阻隔中的情感联结,体现唐代文人“天下意识”的典型表达。

# 2. 情感递进分析

– 前两句写景抒情,后六句转入动作描写:“灭烛”“披衣”等细节展现诗人辗转难眠的状态。
“不堪盈手赠”:化用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表达思念无法传递的无奈,“红标”凸显诗人对情感克制的艺术处理。

# 三、思乡之情的多重维度

# 1. 个人际遇与家国情怀

张九龄被贬后,诗中“天涯”既是地理距离,也暗喻政治失意。唐代贬谪诗人(如柳宗元、刘禹锡)常以明月寄托对朝廷的牵挂,思乡与忠君在此交融。

# 2. 文化心理的典型性

案例对比
– 杜甫《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侧重家人分离;
– 而张九龄的“共此时”更强调超越个体的宇宙意识,反映盛唐文人开阔的胸襟。

# 四、现代启示与跨文化解读

实际应用案例
在海外华人的中秋活动中,常引用此诗表达“文化根脉”的认同。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以《望月怀远》为开场,通过全息技术再现“海上生明月”场景,印证其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力。

# 五、总结

张九龄的思乡之情兼具个人性与普世性,通过明月意象将孤独感升华为一种美学体验。这种“哀而不伤”的表达,正是唐代诗歌“中和之美”的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木心现代诗精选:〈从前慢〉等最富诗意的作品赏析

    木心现代诗精选:〈从前慢〉等最富诗意的作品赏析 一、木心诗歌的美学特质 木心的诗歌以简练深邃的语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视野和哲思性著称。他的作品常以日常意象为切入点,通过陌生化手法赋…

    2025年8月14日
    330
  • 贶字怎么读?轻松学会正确发音

    “贶”字的正确读音是kuàng,第四声。以下是对其发音的详细解析和轻松学会正确发音的建议: 发音解析 声母:“k”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抬起抵住软腭,阻碍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

    2024年10月26日
    3350
  • 崔颢的诗有哪些展现壮丽景色?

    崔颢诗歌中的壮丽景色展现 一、崔颢诗歌创作背景 崔颢(704-754年)作为盛唐时期重要诗人,其作品以雄浑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大唐盛世的恢弘气象,其中…

    2025年4月4日
    1190
  • Dspace怎么读?科技词汇发音揭秘!

    “Dspace”是一个科技词汇,其发音可以根据英语音标来确定。以下是关于“Dspace”的发音揭秘: 发音指南 音标:[ds’peɪs] 发音: “D”发音为/d/,舌…

    2024年12月23日
    2170
  •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中,月亮是一个常见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孤独、思念和理想。李白的月亮诗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

    2025年3月12日
    2040
  • “花开堪折直须折”全诗解读:杜秋娘〈金缕衣〉的惜时哲理

    花开堪折直须折:杜秋娘〈金缕衣〉的惜时哲理解读 一、诗歌原文与背景 〈金缕衣〉是唐代女诗人杜秋娘的代表作,全诗仅四句,却蕴含深刻的惜时哲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年8月14日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