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句词有何感慨?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句词有何感慨?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一句词的深刻人生感慨

一、词句出处与背景

这句词出自南宋词人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是词人重游旧地时的感怀之作。原词写道:
>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 二十年重过南楼。
>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
> 旧江山浑是新愁。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词人通过对比少年时的豪迈中年后的怅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切感慨。

二、词句的哲理内涵

1. 对青春逝去的无奈

“欲买桂花同载酒”象征着试图重现过去的欢愉,而“终不似,少年游”则点明:即使场景相似,心境已截然不同。这种对比凸显了青春不可复制的珍贵性。

重点内容
时间对人的改变:少年时的无忧无虑与中年后的责任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情感的钝化:随着年龄增长,人对快乐的感知会因阅历而变得复杂。

2. 物是人非的普遍性

刘过重游旧地时,江山依旧,但故人离散,自己也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这种体验具有普世性,例如:
实际案例:鲁迅在《故乡》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当他重回故乡时,闰土已从活泼少年变成麻木的中年人,与刘过的感慨异曲同工。

三、现代语境中的共鸣

1. 怀旧文化的兴起

近年来,“复古风”“老歌重唱”等现象盛行,正是现代人对“终不似,少年游”的集体回应。例如:
实际案例: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专辑引发80后、90后怀旧热潮,但许多人感叹:“听歌的人还在,听歌的心情却变了。”

2. 中年危机的映射

许多人在中年时试图通过“复刻青春”(如重返校园、组织同学会)来缓解焦虑,但往往发现:
重点内容
仪式感无法替代真实体验:喝酒可以买,桂花可以摘,但少年的热血与纯粹已难再现。

四、如何面对这种感慨?

1. 接纳时间的流逝: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珍惜当下比追忆过去更有意义。
2. 创造新的“少年游”:虽然青春不再,但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精彩,例如中年后的成熟、智慧与沉淀。

结语

刘过的这句词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永恒课题:如何在时光的洪流中,既不忘却少年的赤诚,又能与当下的自己和解。“终不似”是遗憾,也是成长的印记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物体诗有哪些描绘事物之美?

    物体诗中的事物之美:形式与意蕴的融合 一、物体诗的定义与美学特征 物体诗(Object Poetry)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双重结合来描绘事物的诗歌类型。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

    2025年4月4日
    750
  • 春城何处不飞花,初期会盟津有何盛况?

    春城何处不飞花 1. 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城市,以其四季如春的气候和繁花似锦的景色闻名于世。据统计,昆明市年平均气温约为15℃,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这使得昆明成为花卉…

    2025年2月28日
    1160
  • 秋景有哪些诗描绘金黄之美?

    秋景诗词中的金黄之美:经典案例赏析 一、金黄秋色的文化意象 金黄作为秋季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既是自然景观的直观呈现,更承载着丰收、成熟与时光流逝的深层象征。诗人常通过…

    2025年4月4日
    1040
  • 鵕鸟这个字怎么读?

    “鵕鸟”这个词的正确读音是jùn niǎo。 “鵕”字共有1个读音,即[jùn],在《正字通》中有记载,意思是同“鵔”。而“鸟”字的读音则是[niǎo]。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鵕鸟…

    2024年12月21日
    2100
  • “鲐背耇老”怎么读?成语发音教学!

    “鲐背耇老”的发音教学如下: “鲐背”的发音是“tái bèi”。其中,“鲐”的发音为“tái”,声调为阳平(第二声);“背”的发音为“bèi”,声调为去声(第四声)。 “耇老”的…

    2024年12月26日
    2270
  • “澄”这个字眼出自哪里?探寻其文化底蕴

    “澄”字的文化探源:从字形到内涵的深度解析 一、“澄”字的字形溯源 “澄”字最早见于先秦文献,由“氵”(水部)与“登”组成,属形声字。其篆书形态中,“登”表声兼表意,暗含“水清见底…

    2025年3月27日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