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句诗有何深情?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句诗有何深情?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一句诗的深情解读

# 诗句出处与背景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出自汉代无名氏的《留别妻》,是苏武出使匈奴前写给妻子的诀别诗。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家国大义的双重情感。

# 诗句的深情内涵

## 1. 生死承诺的极致表达

“生当复来归”:活着就一定要回来相见,展现了对生命的执着对重逢的坚定信念
“死当长相思”:即使死亡也无法阻隔思念,体现了超越生死的情感羁绊

重点内容:这两句诗用最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闭环——无论生死,爱永不终止。

## 2. 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交织

历史背景中,苏武作为使节出使匈奴,面临的是:
– 个人层面:与爱妻的生离死别
– 国家层面:肩负外交使命的民族大义

实际案例:苏武被扣留匈奴19年,”杖汉节牧羊”的史实,正是这种承诺的终极践行。当他最终白发归汉时,妻子却已改嫁,更凸显了诗句的悲剧力量。

# 现代语境中的情感共鸣

## 1. 当代爱情观的映照

在离婚率攀升的现代社会(民政部2022年数据:离婚率43.53%),这种至死不渝的承诺显得尤为珍贵。许多新婚夫妇选择在婚礼上引用此句,作为婚姻誓言的古典表达。

## 2. 文化创作中的再现

– 影视作品: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中化用此句演绎宋仁宗与曹皇后的情感
– 音乐创作:歌手周深在《光亮》中融入相似意象,获得2022年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冠军

重点内容:证明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表达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文学技法的精妙之处

1. 对仗工整:”生”与”死”、”来归”与”相思”形成完美对应
2. 时空覆盖:用”生-死”涵盖所有可能性,不留情感空白
3. 动词力量:”复”强调决心,”长”突出永恒

# 结语

这句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诗歌,因其对人类最本质情感的捕捉,成为中华文化中爱情承诺的终极表达式。在快餐式情感泛滥的今天,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深情,应当既能经得起生离的考验,也能承受住死别的重量。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诗人陆游的诗有哪些爱国情怀?

    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研究 # 一、陆游生平与时代背景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成长于南宋偏安时期。“靖康之耻”的国难…

    2025年4月4日
    710
  • 蚁鬭蜗争,如何理解这一成语?

    引言 1. 成语“蚁鬭蜗争”源自中国古代文献,形象地描绘了微小生物之间的争斗。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本文将从成语的起源、字面意义、引申意义以及现实应用四个方…

    2025年3月8日
    640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词中有哪些动人之处?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词中的动人之处 # 一、情感真挚的元宵抒怀 《青玉案·元夕》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热闹场景与孤独心境的强烈对比,展现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词中&#8221…

    2025年4月2日
    480
  • 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寓意深刻?

    托物言志诗的深刻寓意解析 一、托物言志诗的定义与特点 托物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具体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志向或哲理。其特点包括:– …

    2025年4月4日
    690
  • 雨有哪些诗描绘雨中之情?

    雨的诗意:古诗词中的雨中之情 # 一、雨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既是自然现象,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从《诗经》开始,雨就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重…

    2025年4月4日
    750
  • “腮颊”怎么读?发音不再成问题!

    “腮颊”的读音为sāi jiá。以下是对这两个字的详细发音指导: 发音指导 腮(sāi): 声母:s,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摩擦发声。 韵母:āi,是…

    2024年12月14日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