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诗有何历史感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诗有何历史感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出自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作品创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当时关中地区大旱,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慨历史兴亡的名篇。

重点内容:诗句以“宫阙万间”象征历代王朝的繁华盛景,而“都做了土”则揭示了权力与辉煌的短暂性,暗含对历史循环与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

二、历史感慨的核心内涵

1. 王朝兴衰的必然性

诗句通过宫阙的坍塌,隐喻政权更迭的不可抗拒。无论是秦汉的未央宫、阿房宫,还是唐代的大明宫,最终都化为废墟。例如:
阿房宫: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描述秦朝极盛而衰的悲剧。
大明宫:唐代的政治中心,安史之乱后逐渐荒废,如今仅存遗址。

重点内容:这些案例印证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规律。

2. 民生苦难的永恒主题

张养浩在曲中直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宫阙的倒塌不仅是权力的终结,更是百姓在战乱、劳役中苦难的缩影。例如:
秦朝修长城、阿房宫:征发民夫数百万,导致“天下苦秦久矣”。
元末灾荒:张养浩亲眼所见关中饥民“易子而食”,与诗句的创作背景直接关联。

三、现实意义与延伸思考

重点内容:诗句对当代的启示在于——任何繁华都需以民为本,否则终将重蹈覆辙。
案例对比:现代城市如底特律(美国汽车城)的衰落,与资源过度集中、产业单一化有关,类似古代王朝的“宫阙倾覆”。
正面案例:中国对故宫、长城等古迹的保护,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宫阙做了土”的逆向反思。

四、结语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仅是文学意象,更是历史哲学的凝练。它提醒我们:辉煌易逝,唯民心可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平衡发展与传统、权力与民生,仍是值得深思的命题。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会论虞常》翻译及背景介绍

    《会论虞常》翻译及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会论虞常》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该文记载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与虞国大夫虞常之间的一次重要对话。此…

    2025年3月9日
    2260
  • 神宗在位期间,苏东坡的生活怎么样?

    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1067年-1085年),苏东坡(苏轼)的生活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挑战。以下是对这一时期苏东坡生活的详细归纳: 一、仕途起伏 早期任职:宋神宗即位后,苏轼继续…

    2024年12月10日
    2530
  • 谁人能懂我的诗句,如何表达内心的孤独?

    谁人能懂我的诗句:如何表达内心的孤独 在现代社会中,孤独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诗人、作家,还是普通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感受到内心的孤寂。然而,如何通过诗句表达这种复杂的情…

    2025年3月13日
    1420
  • 卓诗尼旗下品牌有哪些?

    卓诗尼旗下品牌有哪些? 卓诗尼集团简介 卓诗尼(Josiny)是中国知名的女鞋品牌,隶属于卓诗尼控股有限公司。集团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浙江温州,专注于时尚女鞋的设计、生产和销…

    2025年4月4日
    2210
  • 古老与现代碰撞的诗句,如何展现这种对比?

    古老与现代碰撞的诗句:如何展现这种对比? 引言 在文学创作中,古老与现代的碰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通过形式、语言和意象的巧妙运用得以展现。本文将探讨如何通…

    2025年3月9日
    2570
  • 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古诗流传?

    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古诗流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端午节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表达对这一节日的独特情感。以…

    2025年3月12日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