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诗有何历史感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诗有何历史感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出自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作品创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当时关中地区大旱,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慨历史兴亡的名篇。

重点内容:诗句以“宫阙万间”象征历代王朝的繁华盛景,而“都做了土”则揭示了权力与辉煌的短暂性,暗含对历史循环与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

二、历史感慨的核心内涵

1. 王朝兴衰的必然性

诗句通过宫阙的坍塌,隐喻政权更迭的不可抗拒。无论是秦汉的未央宫、阿房宫,还是唐代的大明宫,最终都化为废墟。例如:
阿房宫: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描述秦朝极盛而衰的悲剧。
大明宫:唐代的政治中心,安史之乱后逐渐荒废,如今仅存遗址。

重点内容:这些案例印证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规律。

2. 民生苦难的永恒主题

张养浩在曲中直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宫阙的倒塌不仅是权力的终结,更是百姓在战乱、劳役中苦难的缩影。例如:
秦朝修长城、阿房宫:征发民夫数百万,导致“天下苦秦久矣”。
元末灾荒:张养浩亲眼所见关中饥民“易子而食”,与诗句的创作背景直接关联。

三、现实意义与延伸思考

重点内容:诗句对当代的启示在于——任何繁华都需以民为本,否则终将重蹈覆辙。
案例对比:现代城市如底特律(美国汽车城)的衰落,与资源过度集中、产业单一化有关,类似古代王朝的“宫阙倾覆”。
正面案例:中国对故宫、长城等古迹的保护,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宫阙做了土”的逆向反思。

四、结语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仅是文学意象,更是历史哲学的凝练。它提醒我们:辉煌易逝,唯民心可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平衡发展与传统、权力与民生,仍是值得深思的命题。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宋晏诗有哪些?宋代晏殊、晏几道的诗歌?

    宋代晏殊与晏几道的诗歌艺术探析 一、晏殊的诗歌创作 1. 晏殊生平与诗风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官至宰相。其诗歌以典雅含蓄著称,多表现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与…

    2025年4月5日
    440
  • 《冬夜寄温飞卿》司马光原文欣赏

    《冬夜寄温飞卿》司马光原文欣赏 引言 《冬夜寄温飞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司马光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与友人温飞卿之间的深厚情谊。本文…

    2025年3月9日
    1270
  • 人老心不老的幽默诗句,有哪些让人会心一笑?

    人老心不老的幽默诗句,有哪些让人会心一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开始感叹岁月的流逝,但也有一些乐观的人选择用幽默的方式看待衰老。 他们通过诗句表达自己“人老心不老”的态度,既让人…

    2025年3月9日
    1480
  • 古代乐府诗经典有哪些?民间歌谣的文学升华

    古代乐府诗经典有哪些?民间歌谣的文学升华 一、乐府诗的起源与定义 乐府诗起源于汉代,是官方音乐机构“乐府”采集、整理的民间歌谣与文人创作。其核心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

    2025年4月24日
    640
  • 出自孔子的成语有哪些?精选集锦

    出自孔子的成语精选集锦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许多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以下是精选的出自《论语》及相关典故的成语,附实际案例解析。 一、修身立德类 1…

    2025年3月30日
    670
  • 相识一年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缘分与珍惜?

    相识一年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缘分与珍惜? 引言 相识一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一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欢笑与泪水,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乐。如何用诗句来描绘这份难得的缘分与珍惜?本文将…

    2025年3月10日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