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写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

王昌龄写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

王昌龄流传千古的诗作研究

王昌龄的诗歌地位

王昌龄(698-757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之涣齐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以雄浑豪放的边塞诗和婉约深情的宫怨诗著称,在唐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流传千古的代表作

边塞诗代表作

《出塞》是王昌龄最负盛名的边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明代李攀龙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短短四句浓缩了千年边关历史,表达了守边将士的家国情怀。

《从军行》系列也是其经典: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宫怨诗精品

《长信秋词》展现其宫怨诗的高超造诣: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表现了宫女的孤寂与哀怨。

送别诗佳作

《芙蓉楼送辛渐》是其送别诗的代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表达高洁品格的千古名句。

艺术特色分析

1.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构思精巧,语言凝练
2. 意境深远:善用典型意象营造壮阔或幽深的意境
3. 情感真挚:无论是边塞豪情还是闺怨愁思都感人至深

后世影响

王昌龄的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边塞诗开创了唐代边塞诗派的先河,宫怨诗则为后世闺怨题材提供了典范。至今中小学语文教材仍收录其多首作品,足见其不朽的艺术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 有哪些明月诗?描绘明月的诗歌有哪些?

    明月诗专题:经典诗歌中的明月意象分析 一、明月诗的文学意义 明月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意象之一,常象征思念、孤寂、高洁等情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诗人通过明月寄托情怀,构建了丰富…

    2025年4月5日
    670
  • 更漏是什么意思?古代计时工具的文化隐喻与文学书写

    更漏是什么意思?古代计时工具的文化隐喻与文学书写 一、更漏的定义与功能 更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主要用于夜间计时。它通过水滴或沙漏的方式,将时间划分为“更”和“点”,帮助古人…

    2025年3月16日
    2320
  • 带飞的诗句有哪些,能展现飞翔的自由与梦想?

    带飞的诗句:展现飞翔的自由与梦想 引言 飞翔,自古以来便是人类对自由与梦想的象征。无论是古代诗人还是现代文学家,都通过诗句表达了对飞翔的向往与追求。本文将探讨一些带飞的诗句,展现飞…

    2025年3月22日
    2030
  • 俍怎么读?发音教程分享

    “俍”的读音为liáng,是一个阳平声调的汉字。下面,我将为你分享一份详细的发音教程,帮助你准确掌握这个字的发音。 发音教程分享 声母发音: “俍”字的声母是“l”,属于舌尖中音。…

    2024年10月6日
    3530
  • 郑风有哪些诗?《诗经》中的郑风篇章?

    《诗经·郑风》的篇章解析与文学价值 # 郑风概述 《郑风》是《诗经》”十五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录了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的民间诗歌。作为《诗经》…

    2025年4月5日
    2420
  • “白日依山尽”的“尽”如何解释?

    “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意为“消失”或“尽头”。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下是对“尽”字的具体解释和赏析…

    2024年12月24日
    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