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为何字尧章?

姜夔为何字尧章?

姜夔为何字尧章?

一、古代文人的字与名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人除了有“名”之外,通常还会取“字”,两者往往存在内在联系。“名”由父母所取,代表长辈的期望;“字”则多由自己或师长拟定,体现个人志趣或补充名的内涵。例如:
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互为呼应,强调光明智慧。
李白,字太白:延续“白”的意象,突出超然物外的气质。

二、姜夔名与字的关联

姜夔(1155–1221),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其名“夔”与字“尧章”的关联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 “夔”的典故来源

“夔”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独足神兽,见于《山海经》。但更重要的典故出自《尚书·舜典》,记载舜帝任命夔为乐官,掌管礼乐教化。姜夔一生精研音律,其名显然寄托了对音乐事业的追求。

2. “尧章”的深层含义

“尧”:指向上古圣君尧舜,象征德治与礼乐兴盛。姜夔以“尧”为字,既呼应“夔”的舜典典故,又表明对儒家理想社会的向往
“章”:既有“文章”“乐章”之意,也与“夔”的乐官身份直接相关。《文心雕龙》云:“章者,明也。”暗合其词作“清空雅正”的风格。

实际案例:姜夔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体现了他对礼乐崩坏的忧思,与“尧章”中寄托的礼乐理想形成鲜明对照。

三、学界对“尧章”的补充解读

1. 避讳说:南宋避讳制度严格,“夔”与高宗赵构之名“构”音近,取字可能为减少政治风险。
2. 师承影响:姜夔师从萧德藻,其字“东夫”含儒家色彩,可能影响了姜夔对“尧”的选择。

四、结论

姜夔字“尧章”是对“夔”的礼乐内涵的延伸,既表明个人艺术追求(乐章、文章),又暗含对尧舜之治的推崇。这一命名逻辑符合南宋文人“托古言志”的普遍倾向,也与其词作中“清雅守正”的审美高度一致。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什么意思?杜甫诗中的空间压缩与视觉革命

    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什么意思?杜甫诗中的空间压缩与视觉革命 引言 杜甫的《绝句》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空间压缩与视觉…

    2025年3月16日
    1830
  • 于谦诗歌中的刚正品格有哪些?解析民族英雄的诗意风骨

    于谦诗歌中的刚正品格解析:民族英雄的诗意风骨 一、刚正不阿的政治宣言 于谦(1398-1457)作为明代民族英雄,其诗歌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其人格精神的直接映照。在《石灰吟》中,他…

    2025年4月23日
    1000
  • 《劝学》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劝学》文言文原文 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025年3月8日
    2360
  • 写钱塘江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壮阔?

    钱塘江的诗意描绘:壮阔与灵动的交响 钱塘江,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河流,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源泉。其壮阔的江景、汹涌的潮水以及两岸的秀丽风光,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热情。本…

    2025年3月12日
    1940
  • “蚀”字的来源及含义探究

    “蚀”字的来源及含义探究 一、“蚀”字的字形与起源 “蚀”字由“饣”(食字旁)和“虫”组成,其繁体为“蝕”。从字形演变来看:1. 甲骨文与金文:早期字形中,“蚀”与“食”密切相关,…

    2025年3月30日
    1480
  • 砉然怎么读?快速发音技巧

    “砉然”的发音为xū rán或huā rán。以下是对这两个发音的快速发音技巧及详细解释: 一、发音技巧 xū rán xū:发音时,嘴唇微张,舌头轻轻抵住下齿背,然后迅速离开,同…

    2024年11月20日
    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