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厥病”是什么病?

“痿厥病”是什么病?

痿厥病:中医视角下的疾病解析

一、痿厥病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痿厥病是中医术语,指以肢体萎软无力(痿)手足逆冷(厥)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核心病机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导致筋脉失养、四肢不温。
重点内容:该病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神经病变、肌营养不良、雷诺氏综合征等有部分交叉,但中医更强调整体辨证。

二、病因病机分析

1. 中医理论

气血两虚:长期劳损或久病耗伤气血,筋脉失于濡养。
阳虚寒凝:肾阳不足,四肢末梢失于温煦,出现厥冷。
湿热浸淫:湿热之邪阻滞经络,导致肌肉萎弱(如《黄帝内经》所言“湿热不攘,大筋软短”)。

2. 现代医学关联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

三、典型症状与诊断要点

重点症状
痿症表现:肢体软弱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以下肢多见)。
厥症表现:手足冰冷,肤色苍白或青紫,遇寒加重。
伴随症状:疲劳、气短、腰膝酸软等。

诊断需结合:舌象(淡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弱)、病史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四、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糖尿病合并痿厥病

患者:男性,58岁,糖尿病病史10年。
主诉:双下肢无力2年,近半年足部冰冷麻木,夜间加重。
查体
– 肌力Ⅳ级,踝反射减弱。
– 足背动脉搏动弱,皮肤温度低。
– 舌淡苔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兼阳虚
治疗
1. 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黄芪、当归、桂枝等)。
2. 针灸: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温针。
疗效:3个月后患者下肢无力改善,足冷减轻。

五、治疗与调护建议

1. 中医治疗

中药:根据证型选用补益气血(如八珍汤)、温阳通络(如附子理中丸)等方剂。
针灸:艾灸关元、气海以温阳,针刺阳明经穴以调气血。

2. 生活方式

避寒保暖:尤其注意四肢末端防护。
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以促进气血流通。

重点内容:痿厥病需长期调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六、总结

痿厥病是中医特色病名,需结合现代医学明确病因。辨证论治综合调理是关键,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进展至不可逆阶段。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孟郊最经典的诗是哪首?《游子吟》与母爱主题深度解析

    孟郊最经典的诗是哪首?《游子吟》与母爱主题深度解析 一、孟郊的诗歌地位与代表作 孟郊(751—814),中唐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以苦吟风格著称。其诗多写民间疾苦与个人…

    2025年8月19日
    150
  • “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

    引言 1. “人而不仁,如乐何”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对仁与礼乐关系的深刻阐述。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即使有礼乐又有什么用呢?它揭示了仁德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

    2025年3月8日
    1370
  • 草在诗词中通常象征着什么?

    草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一、生命力的象征 草在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 实际案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

    2025年8月16日
    290
  • 翠鸟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演变:最经典的咏物诗解读

    翠鸟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演变:最经典的咏物诗解读 一、翠鸟意象的起源与早期象征 翠鸟(又称“翡翠”“鱼狗”)作为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其鲜艳的羽毛、迅捷的捕…

    2025年8月14日
    260
  • 黍姓怎么读?学会这个独特姓氏发音!

    “黍”姓的发音为shǔ。以下是对“黍”姓的详细解析: 基本信息 拼音:shǔ 部首:黍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12笔 五行:金 汉字含义 主要含义:黍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籽实煮…

    2024年12月15日
    3180
  • 麝这个字怎么读,通常指什么?

    麝字的读音与含义 # 一、麝字的正确读音 “麝”字的拼音为 shè,属于第四声。该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特定领域(如中医药、动物学)中较为常见。 重点内容:注意区分“麝”…

    2025年8月16日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