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厥病”是什么病?

“痿厥病”是什么病?

痿厥病:中医视角下的疾病解析

一、痿厥病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痿厥病是中医术语,指以肢体萎软无力(痿)手足逆冷(厥)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核心病机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导致筋脉失养、四肢不温。
重点内容:该病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神经病变、肌营养不良、雷诺氏综合征等有部分交叉,但中医更强调整体辨证。

二、病因病机分析

1. 中医理论

气血两虚:长期劳损或久病耗伤气血,筋脉失于濡养。
阳虚寒凝:肾阳不足,四肢末梢失于温煦,出现厥冷。
湿热浸淫:湿热之邪阻滞经络,导致肌肉萎弱(如《黄帝内经》所言“湿热不攘,大筋软短”)。

2. 现代医学关联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

三、典型症状与诊断要点

重点症状
痿症表现:肢体软弱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以下肢多见)。
厥症表现:手足冰冷,肤色苍白或青紫,遇寒加重。
伴随症状:疲劳、气短、腰膝酸软等。

诊断需结合:舌象(淡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弱)、病史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四、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糖尿病合并痿厥病

患者:男性,58岁,糖尿病病史10年。
主诉:双下肢无力2年,近半年足部冰冷麻木,夜间加重。
查体
– 肌力Ⅳ级,踝反射减弱。
– 足背动脉搏动弱,皮肤温度低。
– 舌淡苔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兼阳虚
治疗
1. 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黄芪、当归、桂枝等)。
2. 针灸: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温针。
疗效:3个月后患者下肢无力改善,足冷减轻。

五、治疗与调护建议

1. 中医治疗

中药:根据证型选用补益气血(如八珍汤)、温阳通络(如附子理中丸)等方剂。
针灸:艾灸关元、气海以温阳,针刺阳明经穴以调气血。

2. 生活方式

避寒保暖:尤其注意四肢末端防护。
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以促进气血流通。

重点内容:痿厥病需长期调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六、总结

痿厥病是中医特色病名,需结合现代医学明确病因。辨证论治综合调理是关键,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进展至不可逆阶段。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青海诗庙有哪些?高原之上的诗意栖居

    青海诗庙有哪些?高原之上的诗意栖居 一、青海诗庙的文化背景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多元文化交融,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与道教在此共生。诗庙作为宗教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体,既是信仰场所,也…

    2025年4月24日
    490
  • 刘诗诗改名的原因有哪些?从名字变化看明星成长轨迹

    刘诗诗改名的原因有哪些?从名字变化看明星成长轨迹 一、刘诗诗原名及其背景 刘诗诗的原名为刘诗施,出生于1987年3月10日,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她最初以艺名“刘诗诗”出道,这一名字…

    2025年4月25日
    440
  • 小学语文乐府诗有哪些诗?在童声中传唱千年民歌

    小学语文乐府诗有哪些诗?在童声中传唱千年民歌 一、乐府诗简介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民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汉代,由官方音乐机构“乐府”采集整理。其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适合儿童诵读…

    2025年4月25日
    710
  • 縢怎么读?发音全攻略

    “縢”字读作téng,第二声。以下是一份针对“縢”字发音的全攻略: 一、发音技巧 声母发音:“縢”字的声母是“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气流从舌尖与上齿龈之间的缝隙…

    2024年10月10日
    2990
  • 郑人买履的“履”指什么?古代故事中的生活智慧

    郑人买履的“履”指什么?古代故事中的生活智慧 引言 “郑人买履”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则故事通过一个郑国人买鞋的趣事,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犯…

    2025年3月13日
    1580
  • 诗的形式有哪些种类繁多?

    诗的形式有哪些种类繁多? 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古典到现代,诗歌的形式不断演变,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需求。以下将详细介绍诗歌的主要形式,并辅以实际…

    2025年4月4日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