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袂睢舞”有何含义?

“扬袂睢舞”有何含义?

“扬袂睢舞”有何含义?

一、“扬袂睢舞”的词源与字面解释

“扬袂睢舞”出自《楚辞·九歌·东君》,原文为“扬袂兮睢舞,展诗兮会舞”,是描述古代祭祀舞蹈的经典场景。
扬袂:高举衣袖,象征舞者动作的舒展与情感的张扬。
睢舞(suī wǔ):指恣意、奔放的舞蹈姿态,“睢”有仰视、放纵之意。
整体含义:形容舞者挥袖起舞、恣意欢腾的场面,体现原始祭祀舞蹈的自由与狂热

二、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1. 祭祀仪式的神圣性
在楚文化中,“扬袂睢舞”是巫觋(xí)通神的舞蹈动作,通过肢体语言沟通人神。如《东君》描绘太阳神祭祀,舞者通过夸张的衣袖动作模拟日升月落的轨迹。
2. 情感宣泄的载体
屈原笔下,舞蹈不仅是仪式,更是对生命力的赞颂。“睢舞”的狂放反映了楚地文化中“信鬼好巫”的浪漫主义特质。

重点案例
– 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漆器上,可见舞者扬袖、腾跃的图案,与文献记载的“扬袂睢舞”高度吻合。
– 当代学者刘师培指出:“楚舞多盘旋奋袖,盖承睢舞之遗风。”

三、现代语境中的延伸应用

1. 文学与艺术借鉴
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化用此词,形容巫女舞蹈的“酣畅淋漓”
2. 文化符号的转译
在舞蹈《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动作的设计灵感部分源自“扬袂”的衣袖语言,体现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重点内容
“扬袂睢舞”不仅是历史文本的遗存,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舞以载道”的典型符号,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肢体语言传递超越文字的情感与信仰。

四、总结

“扬袂睢舞”从《楚辞》的祭祀场景出发,逐步演变为自由、奔放的艺术精神的代名词。其含义跨越时空,至今仍为舞蹈、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彰显中华美学的独特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查字姓怎么读?姓氏发音教学!

    “查”字作为姓氏时,其标准读音为zhā。以下是对“查”姓发音的详细教学: 发音解析 声母:“查”姓的声母是zh,发音时,舌尖抵住硬腭前部,阻碍气流,然后舌尖稍微离开,使气流从窄缝中…

    2024年12月24日
    7790
  • “行省的画地统民”怎么翻译?

    “行省的画地统民”这句话可以翻译为“行省划分区域并管理民众”。在这里,“行省”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画地”指的是划分地域或界限,“统民”则是指管理或统治民众。因此,整句话…

    2024年11月30日
    1310
  • sipa怎么读?轻松掌握这个英语词汇发音!

    嘿,大家好!我是小听泉,那个总爱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水,然后带着一串串珍珠(哦不,是知识点)浮出水面的科普博主。今天,咱们不谈天说地,也不聊那些高深莫测的科学理论,而是要来解决一个接地…

    2024年12月20日
    2770
  • 《江汉西来九日思长安故园》诗意解析

    《江汉西来九日思长安故园》诗意解析 一、引言 《江汉西来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著名诗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

    2025年3月9日
    370
  • 一阕的发音是什么?

    “一阕”的发音是 yī què。 在汉语中,“一阕”是一个词语,其中“一”是数字,表示数量,“阕”是量词,有多种含义。具体来说,“一阕”可以表示以下两种意思: 犹言一任(官职):在…

    2024年12月21日
    2190
  • 雍闿怎么读?这个名字的正确发音

    “雍闿”的正确读音为:yōng kǎi。 发音指南 雍(yōng):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y”的音。 接着,舌面后部…

    2024年11月25日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