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袂睢舞”有何含义?

“扬袂睢舞”有何含义?

“扬袂睢舞”有何含义?

一、“扬袂睢舞”的词源与字面解释

“扬袂睢舞”出自《楚辞·九歌·东君》,原文为“扬袂兮睢舞,展诗兮会舞”,是描述古代祭祀舞蹈的经典场景。
扬袂:高举衣袖,象征舞者动作的舒展与情感的张扬。
睢舞(suī wǔ):指恣意、奔放的舞蹈姿态,“睢”有仰视、放纵之意。
整体含义:形容舞者挥袖起舞、恣意欢腾的场面,体现原始祭祀舞蹈的自由与狂热

二、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1. 祭祀仪式的神圣性
在楚文化中,“扬袂睢舞”是巫觋(xí)通神的舞蹈动作,通过肢体语言沟通人神。如《东君》描绘太阳神祭祀,舞者通过夸张的衣袖动作模拟日升月落的轨迹。
2. 情感宣泄的载体
屈原笔下,舞蹈不仅是仪式,更是对生命力的赞颂。“睢舞”的狂放反映了楚地文化中“信鬼好巫”的浪漫主义特质。

重点案例
– 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漆器上,可见舞者扬袖、腾跃的图案,与文献记载的“扬袂睢舞”高度吻合。
– 当代学者刘师培指出:“楚舞多盘旋奋袖,盖承睢舞之遗风。”

三、现代语境中的延伸应用

1. 文学与艺术借鉴
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化用此词,形容巫女舞蹈的“酣畅淋漓”
2. 文化符号的转译
在舞蹈《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动作的设计灵感部分源自“扬袂”的衣袖语言,体现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重点内容
“扬袂睢舞”不仅是历史文本的遗存,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舞以载道”的典型符号,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肢体语言传递超越文字的情感与信仰。

四、总结

“扬袂睢舞”从《楚辞》的祭祀场景出发,逐步演变为自由、奔放的艺术精神的代名词。其含义跨越时空,至今仍为舞蹈、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彰显中华美学的独特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蚡字怎么读?发音不再纠结

    “蚡”字的正确读音为fén。这个字在汉语中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字,其含义主要有两个:一是同“鼢”,指鼢鼠,这是一种哺乳动物,常在地下打洞,吃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吃牧草,对农牧业有一定的危…

    2024年11月20日
    1860
  • 天山鸟飞绝,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天山鸟飞绝:诗歌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 引言 “天山鸟飞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全诗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

    2025年3月9日
    1430
  • 红掌拨清波何意?解读古诗中的生动描绘

    红掌拨清波何意?解读古诗中的生动描绘 引言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与智慧。其中,“红掌拨清波”这一意象,不仅形象生动,更蕴含…

    2025年3月16日
    1970
  • 清朝的诗有哪些独特韵味?

    清朝诗歌的独特韵味 # 一、历史背景与诗歌发展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诗歌创作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清诗既受明代复古思…

    2025年4月4日
    950
  • 桃花红梨花白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春日盛景?

    桃花红梨花白的诗句:如何描绘这份春日盛景? 引言 春天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万物焕发生机。桃花红梨花白的景象,更是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通过诗句描绘这份春日盛景?本文将从实际案…

    2025年3月12日
    1110
  • “曲江”怎么读?曲江名称发音教学!

    “曲江”的正确读音是qǔ jiāng。以下是对“曲江”名称发音的详细教学: 发音技巧 “曲”字的发音 拼音:qǔ 发音技巧:声母“q”发音时,舌面紧贴硬腭前部,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

    2024年11月15日
    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