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看妻子愁何在”的“妻子”指的是谁?
一、诗句背景与出处
“却看妻子愁何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表达了诗人听闻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狂喜之情。其中,“妻子”一词的释义历来存在争议,需结合历史语境和语言演变进行分析。
二、“妻子”的语义辨析
1. 现代汉语中的“妻子”
现代汉语中,“妻子”通常指男性的配偶(即“妻”),是一个单数概念。
2. 古代汉语中的“妻子”
在古代汉语中,“妻子”多为复合词,包含两层含义:
– “妻”:配偶;
– “子”:子女。
因此,“妻子”常指“妻和子女”,是一个复数概念。
重点内容:杜甫诗中“妻子”更可能指“妻与孩子”,而非仅指配偶。
三、实际案例佐证
案例1:其他古诗中的“妻子”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后文提到“儿女嬉笑牵人衣”,可见“妻子”与“儿女”分列,印证“妻”与“子”的并列关系。
–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妻子与兄弟,一半非昔人。”此处“妻子”明确指“妻”和“子女”。
案例2:杜甫其他诗作的用法
杜甫在《羌村三首》中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妻孥”即“妻与子女”,与“妻子”同义,进一步证明唐代“妻子”的复数含义。
四、学术观点支持
– 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古代‘妻子’是词组,指妻和子女。”
– 杜甫研究专家萧涤非认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妻子”应理解为“全家”,体现战乱平定后举家欢庆的场景。
五、结论
结合历史语境、诗歌用例及学术研究,“却看妻子愁何在”的“妻子”应指“妻与子女”。这一解读更符合杜甫诗中“全家共庆”的情感表达,也展现了古代汉语词汇的复合特征。
重点内容:在解读古诗时,需避免以现代语义简单套用,而应回归文本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