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瀑布挂前川”的“遥”有何深意?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遥”有何深意?

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的“遥”有何深意?

一、“遥”字的表层含义与空间距离

“遥看瀑布挂前川”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中“遥”字首先体现的是观察者与瀑布之间的物理距离。诗人站在远处眺望,瀑布如白练悬挂山前,形成宏观视角下的壮美画面。
实际案例: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三远法”,其中“高远”视角需远观全景。李白此句正是通过远距离观察(“遥”),将瀑布与山体、天空融为一体,凸显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

二、“遥”的心理距离与审美体验

“遥”不仅是空间概念,更暗含心理层面的疏离感与审美超越
1. 疏离产生美:距离消解了瀑布的嘈杂细节(如水流撞击声),强化了视觉的纯粹性。
2. 道家意境:李白受道教思想影响,“遥”暗合“天人合一”的观照方式,如庄子“坐忘”需与物保持心理距离。
对比案例: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直接描写近景,而李白用“遥”字赋予画面空灵感,更显诗意。

三、“遥”与诗歌结构的动态平衡

“遥”字为后续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埋下伏笔
–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是近景特写,次句“遥看”突然拉远视角,形成空间张力,为第三句的俯冲式描写蓄势。
结构分析:若无“遥”字,瀑布的“挂前川”会显得静态;而“遥”暗示观察者移动(如行船或登山),使画面具有流动性。

四、历代评注中的“遥”字阐释

–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挂’字已奇,‘遥’字更妙,如画师先定远近距离。”
现代学者研究(如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指出,“遥”是李白“以远写大”的典型手法,与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时空扩张异曲同工。

结论

“遥”字在诗中既是空间定位的支点,又是审美意境的催化剂,通过物理距离的设定,实现了诗歌从具象到超越的升华。这一手法对后世山水诗(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构图逻辑影响深远。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下一句是什么?

    引言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龟虽寿》,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年老体衰,依然怀有远大志向的精神。下一句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英雄即使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依然不减。…

    2025年2月28日
    2620
  • 鄜州怎么读?发音全攻略

    “鄜州”的正确读音为fū zhōu。以下是对“鄜州”发音的全攻略: 一、发音要点 声母: “鄜”字的声母是“f”,发音时上齿轻触下唇,气流从唇齿间的窄缝中挤出,声带振动。 “州”字…

    2024年10月21日
    7940
  • “秋思”在诗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秋思在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秋思”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通常与孤独、思念、感伤等情感紧密相连。秋天作为四季之一,常被诗人用来象征生命的凋零、时光的流逝以及人生的无常。因此…

    2025年3月23日
    780
  • 已佚是什么意思?古籍文献中的佚失现象深度解析

    已佚是什么意思?古籍文献中的佚失现象深度解析 一、“已佚”的定义与背景 “已佚”是古籍文献研究中常见的术语,指的是某一文献或作品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保存至今,现已失…

    2025年3月16日
    5810
  • 二十四个甲子怎么读?传统文化知识发音教学!

    “二十四个甲子”在传统文化中通常指的是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完整循环周期,因为六十甲子纪年法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2024年12月21日
    3580
  • “八阵图”用英语怎么说?

    “八阵图”在英语中通常被翻译为“Eight Trigram Formation”或“Eight Formation”。这两种翻译都尝试将原文的含义传达给英语读者。其中,“Eight…

    2024年11月30日
    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