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是什么意思?
一、“泊”的基本释义
“泊”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停靠、停泊(动词):指船只停靠在岸边。
– 例:杜甫《绝句四首》中“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即为此意。
2. 湖泊(名词):如“梁山泊”。
重点内容:在本句中,“泊”应理解为“停泊”,强调船只静止的状态。
二、诗句语境分析
“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杜甫《绝句四首·其三》,全诗为: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点内容:
– “泊”与动态对比:前两句描写动态(鸣、上),后两句转为静态(含、泊),形成意境反差。
– “万里船”的象征:停泊的船只来自遥远东吴,暗示战乱平息后交通恢复,寄托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三、实际案例佐证
1. 同类诗句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中“泊”同为停泊义。
– 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横”与“泊”异字同工,均表静止。
2. 现代汉语应用:
– 如“上海港泊满货轮”,仍沿用“泊”的停靠义,证明其语义延续性。
四、常见误解辨析
有观点认为“泊”指“漂泊”,但结合全诗:
– “门泊”强调空间固定性,与“漂泊”的流动感矛盾。
– 杜甫多用“泊”表停泊,如《旅夜书怀》“危樯独夜舟”中“系舟”与之呼应。
五、结论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应明确解释为“停泊”,既符合古汉语常规用法,也与全诗静中有动的意境、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高度契合。
重点内容:理解古诗字词需结合语境、诗人风格及时代背景,避免孤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