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一、诗句出处与全文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如下: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重点内容:上一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两句通过饮酒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切不舍。
—
二、诗句解析与情感内涵
1. 上一句的作用:
“劝君更尽一杯酒”以劝酒这一典型送别行为,强化了离别的仪式感。酒既是情感的媒介,也暗含“此别难再逢”的无奈。
2. 文化象征:
“阳关”是唐代通往西域的要塞,“无故人”点明友人将踏入陌生荒凉之地,凸显了边塞诗的苍凉基调。
案例: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常有“阳关送别”主题,印证了此诗在当时的广泛传播与共鸣。
—
三、实际应用与误用案例
1. 正确引用:
在表达离别或怀旧时,常完整引用两句诗,如:“人生聚散无常,真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常见错误:
– 误记上一句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实为王之涣《凉州词》)。
– 混淆“阳关”与“玉门关”,二者虽均为边塞意象,但分属不同诗作。
重点内容:引用古诗需严格核对原文,避免张冠李戴。
—
四、延伸知识:阳关的历史意义
阳关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南,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关键关卡。王维以此地为背景,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家国边塞情怀。现代考古发现阳关遗址存有大量汉代至唐代文物,印证了其历史地位。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明确了诗句的上一句,更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深度。古典诗词的精准引用与解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