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什么滚滚来”应填入什么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什么滚滚来”应填入什么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什么滚滚来:诗句补全与文学解析

一、原句出处与背景

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原句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抒发漂泊孤寂、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七律中的典范之作。

重点内容:原句的正确答案应为“长江”,但题目中故意空缺,引发对诗句补全的思考。

二、诗句补全的逻辑分析

1. 对仗与平仄要求

“无边”对“不尽”(形容词相对)
“落木”对“长江”(自然意象相对)
“萧萧下”对“滚滚来”(叠词+动词,平仄相协)

实际案例:若填入非“长江”的词(如“黄河”),虽语义通顺,但破坏原诗的地域特指性(杜甫当时身处长江流域)。

2. 意象的合理性

“落木”象征凋零,需搭配动态宏大的意象形成对比。
“滚滚来”强调永恒流动,与“长江”的绵长特性高度契合。

三、常见误填及原因

1. “黄河”
– 错误原因:虽符合“江河”范畴,但与原诗地理背景不符。
2. “时光”
– 错误原因:抽象词,破坏具象画面的统一性。
3. “红尘”
– 错误原因:非自然意象,与“落木”的写实风格冲突。

重点内容:误填多因忽略诗歌的历史语境意象协调性

四、教学应用建议

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
1. 对比法:列出“长江”“黄河”“时光”等选项,分析平仄与意境差异。
2. 创作实践:仿写诗句(如“无边飞雪纷纷下,不尽驼铃缓缓来”),强化对仗理解。

案例:某中学课堂中,学生误填“黄沙”,教师通过展示长江流域植被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落木”与“长江”的生态关联。

五、结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补全需严格遵循诗歌的对仗规则地理背景情感表达。误填现象反映了对古典诗歌整体性把握的不足,需结合语境与文学知识深化理解。

重点内容:古典诗词的解读必须兼顾“字面”与“字外”,避免断章取义。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绿丝绦是什么意思?贺知章诗中的柳色密码与春日修辞

    绿丝绦是什么意思?贺知章诗中的柳色密码与春日修辞 引言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柳树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成为了描…

    2025年3月16日
    2530
  • 依依是什么意思?诗词中叠字手法的情感表达效果

    依依是什么意思? “依依”是一个汉语叠词,常用于表达依恋、不舍的情感。在古诗词中,它常用来形容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传递出一种缠绵悱恻、难以割舍的情绪。叠字的使用不仅增强了…

    2025年3月19日
    450
  • 咏物的诗有哪些借物抒情的诗篇?

    咏物诗中的借物抒情传统 什么是咏物诗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指以客观物象为吟咏对象,通过描摹物态特征来寄托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体裁。这类诗歌表面上写物,实则借物抒怀,体现了…

    2025年4月4日
    260
  • 王勃写的诗有哪些豪情壮志?

    王勃诗歌中的豪情壮志 王勃及其诗歌风格概述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作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著称,充分展现了初唐…

    2025年4月4日
    160
  • “子姓”的起源和含义是什么?

    子姓的起源与含义 # 一、子姓的起源 子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商朝王室。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始祖契(xiè)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子…

    2025年3月29日
    500
  • 国内诗有哪些展现国内风光?

    国内诗歌中的风光展现 一、山水田园诗:自然风光的经典呈现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以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为核心。这类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美。 …

    2025年4月4日
    300